设置

关灯

心中清泉~(第1/3页)

每个人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这片“空间”是完全独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外界的约束和打扰。那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伊甸园,立着他人禁止入内的标示牌,类似于一种领地意识,我们在自己的空间中向外界传递的最大要求便是“需要安静,不被打扰”。

那么何为“自己的空间”?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所有格形式,因而也必会存主客观的区分,因此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空间形式,如我们有自己的房间,归有光有他自己的“项脊轩”,这样的空间往往被包括进了个人隐私的范畴;而另一种则是抽象的、主观判定的,这一类往往不是物质的,可视化的空间存在形式,而是一段心灵时间或是专注做某事的过程,其之所以能被称为“自己的空间”,是因为其有不被打扰、“我的地盘我作主”的特点。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从被关禁闭出来后反而笑着说:“人总是需要独处的时间的。”的确,在幽暗狭窄的禁闭房内,安迪的思想却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也为之后安迪在自己的牢房内越狱、重获自由埋下伏笔。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独处空间的理由。首先,在“自己的空间”,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的事,这些事因人而异,也因此让“自己的空间”带上了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其次,在不被打扰的环境下是放松和恢复精力的好时机。再者,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下才可以进入更高效的状态,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心流”状态,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沉淀”。最后,人其实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像毛主席一样闹中取静专心读书。事实上,思维要想有所锻炼和成长,“安静”一定是必要条件,在随着逻辑逐层深入的过程中,一旦被打断或是被分散注意力也就意味着功亏一篑。

不可否认的是,一味只追求“自己的空间”是有失偏颇的,人类是无法脱离集体单独存在的社会性动物,我们要做的是在自己的空间里收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思考,而不是筑起高墙让自己与一切事物隔绝,打造一个“息交以绝游”的孤岛。

作为青少年,我们的生活需要自己的空间,当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愈发被强调的特殊时期,内心对于自我空间的渴望是比任何时期都强烈的一种诉求。作为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我们的学习需要充足的自我空间,调整状态,适度放松,有针对性地补弱等等这些老生常谈的要素。然而,我们中大部分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