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之恒是粮食局的检校官,负责城内的粮食调度。早在数天前,她已经提醒过华瑶,城内存粮不足,华瑶应该放弃灾民。
华瑶拒绝了潘之恒的提议。她坚持赈济灾民,她保住了上万人的性命,但她如今也是自身难保了。
华瑶原本打算从秦州运粮。近日天气?寒冷,秦州的河道结冰了,粮食运不过来,永州人多粮少,上百个乡镇闹起了饥荒,流民的人数只增不减,永州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潘之恒忍不住问?道:“殿下,请您明示,粮仓里的七千石粮食,到底应该如何分派?永州遍地饥荒,投奔永州北境的流民越来越多,多达数万人,官府自救不暇,如何能救济数万流民?”
岑越附和道:“潘大人所?言极是。”
岑越也在粮食局任职,自然明白粮食局的难处。
华瑶看?了一眼岑越。他?穿着一件厚重的棉衣,双手揣在衣袖里,全身上下没有半点首饰,看?起来很是朴素,不像世家公子,倒像是穷酸书生,正要远离家乡去逃难。
随后,华瑶又想到了,逃难的穷人,连一件棉衣也凑不出来。棉衣是很贵重的,贫民消受不起,他?们从未体会过“饱暖”,只是尝尽了饥寒之苦。
华瑶道:“七千石粮食,照常分派。”
潘之恒震惊道:“殿下!”
她跪到了地上,磕了两个响头。她道:“殿下,您体恤百姓,仁义圣明,微臣敬佩您,却是不得不说,现存粮食不足,您先保全了军粮,才能赈济流民……”
华瑶打断了她的话:“城里的富户捐粮了吗?”
潘之恒道:“捐是捐了,捐得不多,总计三?百石粟米,只够我们粮食局一天的用度。”
岑越也跪到了潘之恒的身边,他?只说了一句话:“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华瑶并未责怪他?们。她一点也没动怒,她语气?温和:“都起来吧,我让你?们照常分派粮食,自然是想到了应对之策。二十天之内,启明军会送来十万石粮食,必能解救我们的燃眉之急。”
几步开外之处,谢云潇欲言又止。
华瑶一眼看?穿了谢云潇的心思。谢云潇并不相?信她,他?怀疑她又吹牛了。她大放厥词也不是一次两次,他?还没习惯吗?
潘之恒倒是很相?信华瑶。她听完华瑶的一番话,连声称赞:“殿下圣明。”
华瑶嘱咐道:“大敌当前,切忌自乱阵脚,这一句话,你?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