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5章 雍正改革,强化中央集权(第3/7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雍正皇帝推行火耗归公,规定各地必须将火耗银统一上缴至省级财政,由省级政府进行统一管理与支配。其中一部分用于弥补地方财政亏空,这一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使得许多因长期亏空而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得以重新恢复正常运转。例如,在云南地区,火耗归公前,地方财政亏空严重,许多公共事务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开展,道路桥梁失修,水利设施荒废。火耗归公实施后,地方财政逐渐充实,得以重新修缮道路桥梁,改善水利灌溉系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发展。一部分火耗银作为官员的养廉银,这一制度的配套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官员的收入结构,使得官员的收入得到了公开透明的规范。在广东,养廉银制度推行后,官员们不再依赖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额外收入,因为他们有了相对稳定且较为丰厚的养廉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因贪腐而加征赋税的动机,吏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剩余部分的火耗银则用于地方公共事务建设,如修建学校、医院、孤儿院等公共设施,改善了地方的社会福利与教育水平,促进了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摊丁入亩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税收制度改革,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长期以来的丁税征收模式。在此之前,丁税制度按照人口数量征收赋税,这一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大量贫苦农民由于家庭人口众多,却又缺乏足够的土地与生产资料,根本无力承担繁重的丁税,导致许多农民被迫逃亡或隐瞒人口,以逃避赋税压力。这不仅使得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也使得社会人口管理陷入混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正常发展。

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照土地的多少征收赋税。这一举措使得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他们不再因为人口数量而被沉重的丁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浙江,摊丁入亩推行后,许多原本依附于地主的佃农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们开始积极自主开垦荒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赋税负担将主要取决于土地数量,而不再担心因家庭人口增加而带来的丁税压力。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土地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例如,在绍兴地区,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从财政角度来看,摊丁入亩促进了税收的公平合理,使得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绅需要承担更多的赋税责任,国家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