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宋金和议的达成,对南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从政治上看,南宋向金国称臣的举动严重损害了南宋的国家尊严,使得南宋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南宋的一些爱国志士对这一结果深感痛心,他们认为南宋不应如此屈辱地苟且偷安。
从经济上看,每年缴纳的岁币使得南宋的财政压力增大,为了筹集这笔款项,南宋政府不得不增加百姓的赋税,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从军事上看,和议达成后,南宋朝廷开始放松对军事的重视,一些军队被裁撤,抗金将领的权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使得南宋的抗金斗争陷入了低谷,给了金国可乘之机,不久之后,金国便再次发动战争,重新占领了陕西、河南等地。
例如,在和议达成后,一些原本积极抗金的士兵被遣散回家,他们失去了战斗的机会,而南宋的边境防御也变得薄弱起来。同时,像岳飞这样的抗金名将,其军事行动也受到了诸多限制,无法再像之前那样自由地指挥军队抗击金军。
七、宋金战争的再度爆发与第二次宋金和议的背景
第一次宋金和议达成后不久,金国发生了内部权力斗争。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篡位,他野心勃勃,妄图统一江南,建立更大的霸业。于是,在公元1161年,完颜亮率领大军再次南下,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
南宋方面,虽然在第一次和议后军事上有所放松,但仍有一些抗金将领和军队在坚守岗位。在面对金军的再次南下时,南宋军民再次奋起抵抗。
在采石矶之战中,南宋将领虞允文临危受命,组织军民进行抵抗。当时,宋军的主力部队还未赶到,虞允文手中只有少量的兵力。但他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激励士兵们同仇敌忾,利用采石矶的地理优势,巧妙设伏,成功击败了完颜亮的大军,使得完颜亮的南征计划受挫。
完颜亮在采石矶之战失败后,继续坚持南征,但在途中被部将所杀。金军失去了统帅,陷入了混乱,纷纷北撤。这一事件使得南宋获得了一个喘息之机,但南宋朝廷内部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对待金的态度又产生了分歧。
主和派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再次与金和议,以换取长期的和平;而主战派则主张乘胜追击,彻底消灭金军,收复北方失地。宋高宗赵构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