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1章 邵洵美何以是民国实至名归的性情才子?(第5/6页)

女作家项美丽合作,共同创办《自由潭》月刊,旗帜鲜明地提出"追求自由"。

抗战胜利后,邵洵美仍致力于出版事业,有自己的印刷厂,曾出任时事周报《见闻》总编,复办《论语》半月刊。

五、晚年"荣辱皆忘",依旧活出真性情

哪知,邵洵美在晚年时,天降横祸,一下跌入人生的低谷,不再有儿时的富贵,年轻时的风光。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波三折。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

不过,"性情才子"就是"性情才子"。邵洵美并没为此而沮丧悔恨,依旧坦然以对,"荣辱皆忘“地直面当下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因其实不过是一件小事。

弟弟邵云骧于1958年在香港突然染病,急需大笔笔医治。此时,52岁的邵洵美也因经济上断了链,便多方筹措资金,以让弟弟及时得到更好的治疗。

那时,美国好友项美丽已渡过难关,邵洵美便写信请她转一千美元到香港为弟弟治病。

岂料这封原本正常的书信被截获,邵洵美由此遭遇一场无妄之灾,视为"美蒋特务"而被逮捕审查,蹲了提篮桥监狱。

在狱中,坦荡的邵洵美深信,事情总会过去的,眼下既已如此,不如平静以待,直面现实,解决当下可以解决的事为好。

故邵洵美狱中生活很静默,还感染了其他蒙冤的狱友放下悲观,随遇而安地看待飞来的横祸。

幸运的是,他结识了狱友理论文艺家贾植芳,由此相识相知。在贾植芳先出狱时,邵洵美即拜托他帮办两件事。

一件事是,1933年他曾以世界笔会中国分会的名义招待来访的萧伯纳,其费用46块银元是由他私人承担支付的,但在当时上海大小报纸的报道中,却独没有他的名字,希贾植芳出狱后能写一文"以纠正记载上的失误"。

另一件事是鲁迅先生曾讥讽他"邵公子有富岳家,有阔太太,用陪嫁钱,做文学资本",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我写的文章虽不好,但实实在在是自己写的,不是花钱雇人代写的。"希贾植芳在文中一并纠正。

这就是活出真性情的卲洵美,即便含冤入狱,也没觉得有多大悲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上门。"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