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兵权谋术是跟谁学的”韩非随口问着。
“乃是自学,家里传下来不少书,有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自己琢磨出来的。”韩信老老实实回答。
“哦”韩非双眼一亮,随后转过头看了一眼苏澈,笑着说道:“你倒是得到一个好苗子!”
兵家分为四类,分别是兵权谋家、兵阴阳家、兵形势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也就是说,兵权谋家是最为全面的一类,讲究的是打仗的谋略,谋定而后动。
兵权谋家的代表之人,乃是孙子,他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韩信便属于兵权谋家。
也会是此后兵权谋家的巅峰人物!没有之一!
这些年,韩非见过了太多的人和事,可谓是慧眼如炬,只是看了兵书,见了人,简单的交谈,就知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对这一点,苏澈自然明白。
开玩笑,这一位,可是兵仙啊。
他能够将一团散沙的士兵组织起来,并将它们运用到最合理的地方。
这就是韩信的能力。
《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记载: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首次攻击失利后没有一溃千里,而只是退却,为侧翼营造出了夹击的空间,然后趁着楚军受创的时候再反杀回来——这是何等的组织力和战场调度能力
项羽做不到,刘邦也做不到,在这个时代,只有韩信可以。
这也是后来,韩信说出那句“多多益善”的底气。
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
韩信:“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刘邦:“于君何如”
韩信:“臣多多而益善耳。”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自从将韩信收入麾下后,大汉天团的最后拼图终于到位,苏澈直接命其为将。
一个初出茅庐,从未立下功勋的毛头小子,一上来就成为将军,这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不过很快,随着韩信的光芒开始闪耀,便再没人能说出什么话来了。
当苏澈稳定关中秦地后,便开始了主动出击。
天下乱了几百年上千年,好不容易平定了,现在又要乱起来了,这可不行!
必须尽快平定这天下才行!
就这样,大军出击。
秦军再一次出关。
不过这一次,应该叫汉军了。
秦地已彻底变成了汉地,在苏澈的仁政之下,老秦人非常乐意这样的转变——至于那些不乐意的,早就被苏澈送去见了始皇帝。
关中之地,只有一种声音,苏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