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汉王的名字后,韩非更是无比惊讶。
原来是小师弟!!
于是乎,韩非便赶到了咸阳,见到了苏澈。
对于韩非的到来,苏澈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同时他也很好奇师傅的下落。
韩非却是摇了摇头:“自从始皇帝死后,师傅便说我的机会来了,就和我分开了,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何方……”
就在二人聊得欢快的时候,有人通报,并且递了一卷兵书上来,说是一个青年自己写的,非要呈上来给汉王见,还说若是汉王看了,肯定会见他。
苏澈听到这话后,心想真是好大的口气,便看了一眼。
只是看了一眼,苏澈就挑了挑眉头,这兵书不简单。
苏澈看了一会儿,还未看完,便抬起头问:“那人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韩……韩什么来着……”
苏澈听到这个姓氏,再看这本兵书,已经确定是韩信无疑了,他直接说道:“速带此人来见我!”
“是!”
等到通报的人离开后,苏澈看向韩非,说道:“师兄,此人也是韩氏之人,应该和你有亲。”
“也许吧。”韩非不可知否的点了点头,随后好奇的问着:“这本兵书很厉害吗”
“师兄一阅便知。”苏澈将兵书递给了韩非。
韩非接过这卷兵书,低着头认真看了起来。
韩非虽然是法家集大成者,但这个时代的人才,从来都是文武双全的,韩非也不例外,他精通法家,但并不意味着他并不懂兵谋家。
“这卷兵书我从未见过。”韩非缓缓说着:“这本兵书很不简单,怪不得你愿意见此人。”
不多时。
韩信来到了大殿之中,他看着年轻一些的苏澈,以及稍老一些的韩非,顿时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朝着谁行礼。
见到有些紧促的韩信,苏澈直接问道:“这本兵书是你写的”
“正是。”韩信连忙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苏澈问。
“韩氏,名信。”韩信说。
“无字”苏澈问。
“某出身低贱,父母早亡,根本未及为我取字,所以韩信无字。”韩信认真说道。
“韩氏者,如何说出生低贱”苏澈笑着问道:“你可知道我旁边这人是谁”
“某不知。”韩信老师说着。
“他是韩桓惠王之子,正儿八经的韩国公子,你也许也是韩国王氏后族”苏澈笑调侃道。
“某是草莽出身,不敢与公子沾亲……”韩信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有些惊讶的问:“可是韩非子耶”
韩非子。
这个时候的韩非,足够在名字后面称上一个‘子’。
这是世人对有学问之人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
现如今的韩非,有资格被之为韩非子。
“你知道我”韩非笑了笑。
“当然,我读过您的书,已经很久没有听过您的消息了,我还以为您……”韩信十分惊讶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