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
“君侯有何吩咐”
“你派两名信使,将这两封信送出去,记住,一封送去大将军武安侯曹府,另一封送去太傅舞阳侯司马府。”
“属下明白。”那人得了命令,便出门差人送信去了。
夏侯玄心想,大将军如今想要改制,光是这改革九品官人法一项制度,就会得罪所有朝中的河北士族老臣。
那司马懿一向眼界开阔,如果自己能够让这些措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此次改制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虽然自己一心要搬倒司马懿,但改制一事事关重大,关乎着大魏后世百代的利弊与兴衰。
所以他想,如果司马懿同意改制,自己一定会暂时抛开私人恩怨,与之合作,一同力行改制。
毕竟,私人恩怨,与大魏千秋万代的繁盛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
洛阳城,大将军府。
曹爽看了夏侯玄的改制蓝图,感到兴奋不已,他心想,这泰初果然非同凡响,他的想法不仅囊括了何晏、丁谧等人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削减中正官权力、裁撤郡制、改革奢侈服饰制度等具体的措施,这封信,对自己而言,对大魏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曹爽想到这里,立即便传唤了大将军府的书吏,让其将这封信抄写数十封,用以保存和流传。
曹爽此刻踌躇满志,他想,有了泰初的这些措施,自己的改制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
太傅府中,司马懿端坐于茶花中亭,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则陪侍一旁,司马懿此刻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夏侯玄送来的改制之议。
看完那封信以后,司马懿点了点头道:
“夏侯玄,此子,果然不可小觑……,师儿,昭儿,你们俩也看看夏侯玄的这篇文章。”
司马师首先接过了这封长信,司马昭则立即凑了过来,兄弟二人一同览目读了过去:
“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制使万户之县,名之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户以下,令长如故,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所牧亦增,此进才效功之叙也......”
看到夏侯玄所提的削弱中正官、裁撤郡官的意见,司马师的脊背不自觉的泛起了一层冷汗。司马昭也不禁感叹夏侯玄眼光之毒辣。
如今司马家的门生故吏、人脉,大多数便汇聚在各个郡内,担任着各个郡的长官,如若真如夏侯玄所言,裁撤郡级和郡官,那对司马家的势力而言,无异于是釜底抽薪。而负责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如若像夏侯玄所建议的那样,变成了评定人才而无选拔之权的闲官,那对自己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