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五府重建,那武勋才算是真正开始崛起了,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也有了保障将士利益的权利与资格!
但是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够让文臣缙绅妥协呢?
面对这些贪婪之徒,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出足够的利益!
汤昊再次沉思了良久,最后这才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汤昊率有功将士乘坐船只前往天津,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师。
终于,永乐七年夏初,汤昊一行人堪堪抵达了京师城门口。
而出乎意料的是,此刻京师城门外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更有吏部尚书王鏊、兵部尚书杨一清、礼部尚书朱祐杬三位朝堂重臣,以及张永这个炙手可热的内廷大珰,在此恭迎!
没错,兴王朱祐杬已经晋升为了礼部尚书,这正是宗室成员与文臣缙绅争斗的结果。
上一次杨廷和搜寻宁王朱宸濠罪证不成,结果还赔进去了一个监察御史,而后因为皇帝陛下态度莫名,所以双方偃旗息鼓。
然而紧接着不久,宁王朱宸濠就开始发难了。
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这正德六年的科举中有一些冒尖的才子,比如杨廷和之子杨慎,也就是写出《临江仙的那位大才子。
原本这场会试之后,杨慎因为才气过人被取为状元,然而正当礼部尚书张昇与考试监试提调等官,带着前五十名试卷去面圣,由皇帝陛下裁定时,结果烛竟然落到上面,直接将这些案卷付之一炬。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一边下令重新策士,一边严惩了礼部尚书张昇,直接将其赶去了南京朝堂养老,这辈子估计是没有什么起复的机会了。
而张昇一走,礼部尚书一职出缺,按照制度应当由廷推选举。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宁王朱宸濠又开始搞事情了,他指责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杨慎为其父亲结交友人培植党羽!
其中最出名之人,莫过于崔铣!
这崔铣出身官宦世家,弘治十八年参加会试大考,当时这崔铣试卷在分考刘武臣帘下,这位阅卷官认为其文章刻深,古奥峭拔苛刻严酷,料想其人也不是什么德行之辈,所以将其评为低等没有被录取。
当时杨廷和与张元祯同主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