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自觉这两年书有成,决心这届应举,一面积极准备考试,一面四处活动找保人,托关系,以取得参加
科举里有一个举字,指的正是其古意,自汉以来的察举制。与明清之时不同,宋朝科举还是察举与考试并重,地方有审查考生资格的义务,虽然有文采,如果德行不修,也是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不然的话,纵使一路顺利高中,如果被
好
到了六月初,庄里的农活忙完,徐平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中。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徐平坐
徐平早就跟她说过不要缠脚,还遭了林素娘的白眼。好
自从知道了今年开科,徐平的日子便大多是如此渡过。到了下年就要与林素娘成亲了,两人的关系亲密了许多,几乎什么话都能说出口,没了前两年的顾忌。林素娘反正没事,便陪着徐平书。
看了两篇前人的赋,徐平揉了揉眼睛,把书垫
准备科举最麻烦的是什么?如果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让徐平回答,他一定说是背那些经书。真正把书看过,准备了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经书是死的,最难的是思想的转变。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想主流,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科举内容直接反映统治者的意治,与社会主流思想互相影响,联系紧密。
而徐平所
这是大的思想背景,了解这个背景徐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徐平前世的教育,就是这样以西方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先立一个欧洲的模板
抛开西方的影响,纯以中国人的观点看历史,自然是另一副模样。到了这个时代,如果徐平用自己前世的教育去跟人谈史,肯定会被当成神经病一般。
中国人不信神,不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历史有一个固定的模板
徐平的政治还是合格的,自然知道所谓代替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这套制度只有
徐平以一个这个时代的书人来看,中国历史分期与套西方的模板迥然不同。夏商周是上古,到周为极盛,为了解决周后期出现的危机,出现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盛况。
此后的一两千年,都是
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上的是法家,自战国至秦数百年,完成了天下一统。法家是为统治者量身打造的理论,以天下奉皇帝一人,极端点说,除天子之外,全天下的无论是人是物,都是天子的工具。天下的所有事情,全靠天子一言而决。这是比后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更加极端的理论,军国主义还是服务一个阶层,法家理论则完全是服务一个人。当然,法家与法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