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颖感叹“听着多,分下来,每个县里也只有两三个人而已。”
舒家三外婆也跟着说起来,大家一时都感叹“要是录的人多一点就好了”。
大家聊一阵,顾思离开,去书房回想了一下,写了考试时做自己的文章,给曾祖父看“第一篇
背一千四百个字当然难,不过背自己写的文章,有思路、八股文又有严格格式,就好背很多。
要是出了考场就写就不会错,他
试帖诗短,用个心,倒是能记下,现
顾家曾祖父拿着看了一阵,高兴道“好,写的好这次必中。”
顾思想起三岁多他曾祖父院试前的事,忍不住笑了“我三岁多时,你也说你这次必中,可见我这次也未必会中。”
顾家曾祖父听不得这话,冷了脸,喝斥顾思“少说不吉利的话这次必中”
“好好好,这次必中”顾思哄他。
顾家曾祖父这才高兴了,不好开口让顾思看他文章,眼睛就往桌子上瞄。
顾思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拿到手里一看,
他感叹道“曾爷你好厉害啊,竟然全背过了”他第二篇还空了几个字,他还是小孩子记性好呢
顾家曾祖父老神
顾思看过了以后,
“那你觉得我这次中得了吗”顾家曾祖父有些急切的问。
顾思考虑了一下,肯定的道“这次必中我见过很多院试中了的文章,您写的这篇与中了的也不差了,水平很好。”
其实中不中,还是看卷官怎么选了,文无第一,好文章又太多,根本就不好评价。
水平到了也中不了啊
他夫子年纪轻轻就是小三元,第一次乡试就上了副榜,水平是有了,结果呢夫子书越越多,学识越积越高,却是连考十次乡试连一次都没上副榜,一气之下
他拿不准的事,不会给予肯定的回答,会哄曾祖父,不过是给他打气。
顾家曾祖父听了后高兴的很,与顾思讨论起了自己做题时的思路,最后总结“总之这一次写的特别顺当,我自己感觉都比以前好很好。”
“那就吃好睡好,养足神,等覆试。”顾思鼓励他。
顾家曾祖父高兴的
顾思又听曾祖父说了些往事,安慰一阵,出去给舒颖说今晚不自己睡,要跟曾祖父睡。
晚上免不了要猜测卷子到了哪里,顾家曾祖父担忧“也不知道大宗师的那些幕僚都是哪里人,他熟悉吗会不会出什么事。”
顾思疑惑“这能出什么事啊”学政的幕僚都要
“我听说,以前有个双生子,大宗师本来找的举人哥哥,结果有事让弟弟临时代自己去了,结果没
顾思觉得这事不对“肯定是野闻吧大宗师还没几个举人同科想找几个熟人还不简单,哪里会认错人啊”
“听说的嘛。那弟弟也过书,不过只是个文童,选出来的试卷只是非常的三篇,其他的都没中。其实里边有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