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有去找他们的后人征求意见,所以上面的事迹都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本书里还刊登有不少两人从未面世的日记。
日记里也经常提到季衡玉。
闻瓦没办法再按顺序翻下去了,他直接将最后一本基建狂魔季衡玉抽出来。
当看到书籍开篇那张黑白照片,即使是见多现代美人的闻瓦都忍不住被照片上的容貌所冲击,呆愣了好几秒。
他缓了缓,这才轻轻往后翻书籍,了解起有关季衡玉的事迹。
这本书真的很薄,完全没记载有什么内容,当闻瓦翻到最后一页时他都不禁愣了愣。
闻瓦把桌面上这些书都放回原处,开始
往后的几天,他都
比如,她少女时期一直体弱多病,一年到头几乎没出过几趟家门,
再比如,她是如何
季衡玉被后世人称为“基建狂魔”“民国著名实业家”“民国才女”。
但身为导演的直觉让闻瓦深信,
决定了,就是季衡玉
他的纪录片要拍摄的人就是季衡玉
将空白补上,让世人重新去认识这位英雄,还能有比这更好的想法吗
闻瓦直接找上相关部门,请求他们帮助。
两天之后,相关部门的人把谢世玉先生的联系方式转交给他,
“谢世玉先生和季衡玉先生是故交,他后天上午出院,那时你可以去拜访他,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问。”
满头华
闻瓦的心瞬间提了起来,“谢先生,是我的问题有什么不妥吗”
“这倒不是。”谢世玉温和笑了笑,他戴上一旁的老花镜,才娓娓说道,“我只是有些感慨,等了这些年,终于有人把关注的目光放
谢世玉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怅惘,“当年故人尚
听到那句“故人几乎都已逝去,只留下我一个人”时,闻瓦也忍不住一阵感伤。但
他联系上相关部门,亲自来拜访谢先生,所为的不就是更深入的了解季衡玉吗
确定摄像机、录音笔都开着后,闻瓦就开始和谢世玉聊天。
当然,大多数时候是谢世玉
谢世玉上了年纪,叙述的顺序有些跳跃。
他说“我第一次和她见面,是
似乎是回想起当时那一幕,谢世玉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我啊,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这是个很柔顺乖巧的大家闺秀。”
“不对,我记错了,我后来了解到很多事情,才知道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其实是
上海百乐门
那不就是十里洋场有名的销金窖、天上人间吗
闻瓦还没来得及细问,谢世玉就摆摆手,接着往下讲。
很快,他讲到自己
“那时候我还觉得是自己利用了她,颇有些惭愧,但后来才
闻瓦本来就端着的坐姿越
他察觉到重点了
季衡玉是如何
谢世玉根本就没为他解惑,只是继续说下去他奄奄一息倒
闻瓦还想继续说下去,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