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
然而朱景帝不知道的是,锦荣只是嫌麻烦而已。
周怀低下头去,不敢插嘴这攸关皇子的事。金督卫抓了那么多人,他也是知道的,令人意外的是朱景帝并没有多生气,反而更
他想,众位皇子们怕是真的令陛下失望了。
老实说,他也替陛下心寒,但
朱景帝
没两天,就得知朱景帝放大批宫人回乡,他到底不至于要了那么多人的性命,只是一旦出了宫,对皇子们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而这些宫人的底,他们也心知肚明,不敢私下回府内,只能暗暗肉疼,这些年
除此之外,朱景帝也就那账簿一事
一时,众皇子们都安分了不少,朝中也一片风平浪静,因为账簿一事被革职的官员可多着呢,而且还是皇子们身边依附势力的人。
这次朱景帝丝毫没有手软,但也暗中撇去了锦荣与此事的牵扯,无论他是否决定脑海中的那个念头,此时都不是将小九推到台前的时机。
大皇子却
谁不知道,钱大学士一直支持他,讲究立太子当立嫡立长。
“殿下息怒,这不过是陛下给您一个教训而已,其他皇子也一样。”谢侧妃理智沉静道,
大皇子敢
“拔了我
谢妙音眼眸微闪道,“那件事也许未必是陛下做的,而是”
大皇子立刻打断了这个猜想,“怎么可能她不过一个公主而已。”
若是普通的公主,陛下会将那么重要的执金令交给九公主吗但谢妙音没有去反驳大皇子,毕竟她也要倚赖于大皇子的宠爱。
朱景帝虽然病已好了,但江太医还是劝他不要过多劳累。
批改奏折时,朱景帝揉了揉眉角,忽然道,“小九,你来帮父皇批吧。”
锦荣微微一愣,后又缓下声音道,“好,父皇。”
一开始还是锦荣念奏折,朱景帝说什么,她就写什么。后她也开始适时地提出建议,朱景帝神不济。后面渐渐变成了锦荣自己批改,再念给他听。
这一年多来,锦荣也有改变过原来的书法习惯,模仿朱景帝的字迹对她而言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无论是朝臣还有皇子们都未
江南
朱景帝眉头紧锁,难得调养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日夜不休和朝臣商议如何解决洪水决堤,以及赈灾安抚灾民的事宜。
最后采取堵不如疏的做法,
至于其他,“臣以为,应先派一位钦差前往最合宜。”这是陆阁老的提议,其他朝臣也附议,于是又变成了挑谁去。
众位皇子皆推荐了自己一脉的人,江南那地方,要是被查到什么东西就不好了。而且赈灾之事落到别人手里,若是立功也是对自己不利。
“此事过后再议。”朱景帝一句话便结束朝政。
锦荣也听说了江南大水一事,甚至也研究过地图上的洪水之势,朝堂之上也不缺治洪的能人,否则那些官员也没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