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安国公荣光及身,这代国公虽才能功绩都不如前几任, 但也称得上颇得圣宠。接到帖子的人家也不会傻的不给面子, 纷纷携家眷重礼贺寿。
寿宴还未开,自辰时起国公府前就已门庭若市, 车水马龙, 上门的宾客贵人也络绎不绝。
安国公方晟一身深灰色锦袍,显得儒雅端方,
他身侧还带着世子方世玥,年纪虽轻,却目若朗星、风度翩翩,已有良材美玉之象。
听闻少年英才, 文采斐然,连圣上也多有夸赞。
但一些上了年纪又与安国公素来交好的人家,想起安国公府以军功兴起,只觉恍然, 却也不禁赞道安国公方晟聪明,如今战事已休,圣上又一心
只是终不比当年煊赫闻名天下。
临近寿宴将开,还有天子使者驾到,奉上贺礼祝寿。
安国公方晟拉着儿子方世玥就要跪下接礼,却被这次来的赵内监一把扶住,笑得不见眼,“国公爷何必多礼,老奴可受不起,而且圣上说了,此次为贺寿,不可喧宾夺主,扰了老夫人寿宴。”
赵内监又私下低声语道,“圣上本也想来探望老夫人,亲自贺寿的,只是奏折太多实
方晟惶恐道,“这如何担得起,圣上隆恩浩荡。”
赵内监又轻笑道,“安国公知道就好,圣上可是常言道,安国公府乃功臣,对朝廷也是忠心不二。”
他目光又瞥向了世子方世玥,对方与皇子常常同行,出入宫廷,他也没少见过。
到底是宫里来的人,说起好话来一串一串的,“还有世子爷,日后若入朝廷,也必是国之栋梁。”
方时玥保持着礼仪,微笑以对,也未因赵内监的话而得意什么,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
见圣上如此厚待,其他人
她们心里可有数,那位名满京城,风姿俊秀的世子还尚未娶妻,连亲事都没定下来呢。
哪怕是来之前没这个打算的贵夫人,也开始
堂内热热闹闹的,与安国公交好又辈份低的年轻贵妇人们,都说着讨巧的话,逗得老夫人眉开眼笑的,而这种场合,宋氏也从不会去挡了老夫人的风光,句句不离老夫人,以老夫人的心意为主,一派恭顺贤良的样子,不负京城中的名声,老夫人入眼底,心里也舒坦。
也有人心思太活,直接试探了安国公世子的亲事,被宋氏不露声色地给挡了回去,也就知趣得不再说。
而老夫人忽然笑道,“锦荣呢我怎么打今个早上,就没见他”
宋氏闻弦歌而知雅意,神色温柔亲切道,“想来是去玩了,听说前两天,他带回了一对玩意,最近喜欢的不得了。”
“这个混不吝的。”老夫人笑呵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