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处理器比起前两款芯片,在设计要求上低了不少,难度也是直线下降。
所以岛正利没有多花什么功夫,就完成了芯片的定型及试生产。
“我们的生产成本是多少?”除了性能,白川枫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成本。
这关系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能否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按照十万片计算,每片成本8美元左右。如果出货量达到100万片,成本会降低至5美元。
如果继续累加至1000万,我们芯片的单位成本甚至可能下探到3美元以内。”
对于这个问题,中岛平太郎了解的也非常详细。
自从担任i的社长以来,芯片业务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
而当说到1000万的出货量时,他的眼神比白川枫还要闪亮。
显然芯片的利润刺激到他了,不了解不知道,一看就吓一跳。
现在市场上来自米国的8位芯片,普遍售价在25~30美元左右。
如今i的8位芯片造价在8美元附近,那么zig和这些芯片制造商的成本会高于8美元吗?
当然不会,他们只会更低。但z80和6502却能卖到30美元,可见其中的利润之高。
就这还没计算芯片中的贵族英特尔和摩托罗拉,他们的8位芯片售价更高,利润也更高。
“白川会长,我们的8位芯片定价多少?”
说着中岛平太郎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进场抢食了。
米国佬的定价太黑了,只有亲自接触这一行业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以前被坑了多少。
如今翻身农奴作主人,他十分想教教那些米国佬怎么打价格战。
“18~20美元吧。”白川枫给出了一个令中岛平太郎和岛正利,都有些意外的回答。
“诶?”中岛平太郎奇怪的看着他,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位师弟这么慈眉善目了。
按理说有了巨大的降价空间不应该定个超低价,狠狠的杀一杀米国芯片的威风吗?
就像霓虹现在的dra芯片一样,从价格到质量全部吊锤英特尔等知名大厂的产品。
据中岛平太郎从富士通那里打探来的消息看,今年霓虹在dra芯片市场上的份额很可能超过预期的30%。
这可是全球市场的30%啊,在五年之前,这一数字还停留在10%以内。
短短几年份额翻了三倍多,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超低价与可靠的质量吗?
如今中岛平太郎正想复制这一套模式呢,但白川枫的定价策略似乎完全没有此打算。
见依旧他目露诧异,白川枫也耐心的和他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中岛师兄,我们的8位加强版芯片定价已经远低于市场价了。
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