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园属宋家老宅,位于山顶白加道。
白加道的业主身份大多低调显赫,以政、法两界代表为主,是徒有金钱无法购置的顶级豪宅天花板。*
上山的路安静幽谧,沿路禁止巴士通行,空气洁净,植被繁茂。深夜时分人迹罕至,路灯并不灼眼,远眺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繁华依旧。
宋园居于清水明堂,是山水合一的祥和格局,邵之莺中学时期常来,去德国后走动的次数才渐少。
甫一踏入正门,目之所及皆是价值连城的古玩,连角落一隅的草木也非可小觑。
正厅遥遥传来中年女子温润稳重的音色:“是不是之莺来了?”
抵达正厅,邵之莺随着宋祈年停下脚步,礼貌又亲近地唤了声:“伯母。”
中式红木沙发搭配翠微绿为主色调的坐垫和软枕,西式油彩细绘东方花鸟,古意新趣混溶,清雅又不失浑朴。
宋太太雅逸的气质浑然其中,她略伸手,亲热地牵住邵之莺,令她在自己身旁坐下,“好像又瘦了,祈年,你到底有没有好好照顾之莺。”
宋祈年凝结失语:“我当然有了,妈咪。”
紫油梨木打磨的茶几上金瓜普洱茶汤金黄油润,茶香四溢。
邵之莺赧然:“没瘦,回港一个来月吃得很好,还重了几磅呢。”
宋太太是土生土长的京北人,书香世族的闺秀,年轻时据说就是娴静内敛的性子,如今上了岁数,依然话不密。
除了礼貌性地叙旧,她更多还是关照邵之莺饮食。
不单有专程为她煲的雪梨沙参玉竹汤,另有今早刚从京北空运来的老式手工点心。
其中被摆放在茶歇盘最正中的是山楂豆沙卷和龙井酥,她从小最喜欢的口味。
邵之莺微微怔忪,心口隐隐沁出湿漉,很少会有人特意为了她准备食物。
她从十岁回到邵家生活,至今已有十二年。邵家的餐桌上永远琳琅满目的奶制品,没人留意过她从不碰。
一时间不知如何表达谢意,只好拿起来吃。
宋太见她喜欢吃,愈发欣然:“之莺在德国两年,难得口味没变,这日子过得是真快,一眨眼你们都大了。”
宋太并非周至客套,她对邵之莺的喜爱是由衷的。
她喜欢古典乐,对邵之莺的大提琴造诣相当欣赏,虽然外界经常拿之莺私生女的身份做文章,她却根本不当回事,如今都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