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枫点头如捣蒜。
二公主以后都是巴林部的媳妇了,按常理,这个应该给她。
把印章翻过来,海枫没看见字,只有个枫叶的图案。
“汗阿玛,这是什么意思啊?”
“朕给你赐个名字,叫‘枫’。公主按规矩小时候不起名字,只等出嫁时赐封号。你在学业上有成,这个名字,就是朕的奖励。但你不能说出去。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你破例有了名字,对别的皇女不公平。”
那就给我们几个女孩子都起个名字吧!
海枫真想大声抗议一波!
凭什么只有阿哥们可以取名啊!
又死不了你多少脑细胞。
宫里阿猫阿狗、太监宫女都能有名字,公主们就只能按序齿叫。
封号这种东西,不嫁人绝对不可能有,怎么,我们不嫁人,就连个名字都不配起?
康熙见她既不答话,也不怎么高兴,免不了疑惑。
“怎么,你不喜欢吗?”
海枫匆忙间不知道说什么,随口编瞎话。
“妞……枫儿不懂什么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就,就不敢回话。”
“哦,也对,也对。是朕疏忽了,你还没上学呢,哪里能懂得孔孟之道。这个话就是……”
然后康熙就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地说了一大堆之乎者也,弄得海枫头痛。
他作为皇帝,业务水平相当高;当老师,真是一点天分都没有。
教学总得用简单的东西去解释复杂的概念,要是解释比问题还复杂,那学生不就更不懂了吗。
“枫儿,你明白了吗?”
“嗯。就是说,我分给侍女们的果子要一样多,不然她们就会打架。”
康熙一时不知道这该算对还是算错。
“罢了,还是等朕给你寻到个好师傅正经开讲,让她跟你解释吧。”
“师傅?”
“对。苏麻妈妈给你启蒙、讲规矩还可以,再高的,她就不会了。比如……”
康熙拿起桌上那本元史,翻到他刚才看的那一页,叫海枫念。
果然是阿喇海别吉那一段。
一共也没多少字,海枫抑扬顿挫地读完了。
“妞妞在来木兰的路上,听嬷嬷们偶然说起过监国公主的故事。就是她吗?”
“不错。她是公主,你也是朕的公主。只要你用心念书,以后,也能上史书。”
嗯,能有五十个字就不错。
画大饼麻烦弄点实在的,给我两匹新料子做衣裳,或者保证以后给饱饭吃都比进史书有吸引力。
阿喇海别吉这样的巾帼英雄到二十一世纪都没影子了,我可不凑这个热闹。
海枫拼命忍住笑,昧着良心继续夸。
“嗯!多谢汗阿玛,枫儿一定跟师傅好好学!”
康熙琢磨让女儿念书这件事,已经有两天了。
四女儿天分足够,好好调教出来,未必比成吉思汗的三公主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