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防军指挥权的问题,三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为打破僵局,古老组织再次出面调解。首领赵玄将三方代表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诸位,边防军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指挥权至关重要,但此刻更应着眼大局,以国家利益为先。”在赵玄的斡旋下,三方最终达成妥协:设立联合指挥委员会,由三方各派两名经验丰富的将领组成,重大决策需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执行。同时,每半年轮换一次执行指挥官,确保各方都有参与实际指挥的机会。这个方案既兼顾了各方的诉求,又保证了指挥的统一性和灵活性,边防军的组建得以顺利推进。
解决了指挥权问题,紧接着便是人员调配。林缚从北方军队中挑选出最精锐的骑兵和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陈宇则在中部地区招募了一批身体素质过硬、适应长途行军的士兵;沈逸从南方选拔出善于水战和丛林作战的将士,组成了一支多元化、战斗力强劲的边防军。在训练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士兵相互交流、切磋,融合了各方的战术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而高效的作战体系。
陈宇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为了消除保守势力对国家银行的疑虑,他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各地钱庄和商会,举办经济研讨会,详细阐述国家银行的运营模式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他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说明,国家银行将通过统一货币发行、规范金融市场,为商业活动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最终让所有从业者受益。在一次研讨会上,陈宇诚恳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繁荣,国家银行不是要取代大家,而是要成为大家坚实的后盾。”这番话打动了不少人,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钱庄老板和商人开始转变态度,逐渐接受了国家银行的理念。
与此同时,陈宇积极推动对受灾商业区域的扶持政策落地。他设立了专项扶持基金,为受灾商户提供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帮助他们重建店铺、恢复经营。在中部的一座商业重镇,一位原本濒临破产的商户在获得扶持后,激动地说:“陈大人的政策真是及时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恢复生机,市场逐渐回暖,商业活动日益活跃,经济复苏的曙光开始显现。
沈逸在推行统一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面对地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采取了灵活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