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则在一边听着,虽然还未见过外翁,却已觉得,阿娘原来如此受外翁宠爱,小舅父明明是来上京省试的,却事事把阿娘放在前面,也正是因为罕见,更觉得原来是这般极好极好的。
赵鸾鸾逗趣够了,才笑出声来,“准了。”
赵长胤闻此,也红了脸,露了个稍稍矜持的笑。
之后,一行人就去了正院,拜访老夫人。
王老夫人这几日一直吃斋念道,闭门不出,得知赵家来人,才有了几分心思,之前,她想让曾孙管管这妇人,没成想反倒逼地曾孙去了官署不回来了,还闹出了和离的丑闻。
如今,赵氏来人,倒是个治一治这妇人的好时机。
她吩咐身边女使道,“去把粟氏、张氏,和方氏一同喊来。”
早些年,她做婆母时,将粟氏与张氏两个新妇管的妥妥帖帖,可是这赵氏确实个棘手的,什么时候闹起来不好,偏偏是成婚十几年后,都成了十三岁孩子的母亲,轻易打不得,关不得,否则就是下曾孙的面子,管束起来,竟是比年轻时,还要难受几分,王老夫人自己也是怄得慌。
*
正厅
王家一行人看见赵长胤第一眼,也是同样惊诧。
王老夫人只觉得赵氏这个儿子生的有几分精明能干,只可惜是个武将,注定不高不就,黯然失色。
粟氏是有些惊叹赵家这一家子的好相貌,连一个庶子都是个傅粉何郎。至于张氏,这几日心疼儿子宿在冷冰冰的官署,心里对赵氏极其不满,顺带着赵长胤也是不想入眼,都觉得烦。
几人中,以脾气好著称的方筝,这次也没主动说话了,上次,王静则和赵鸾鸾算是把她得罪彻底,此次过来,就是想顺着老夫人的意,来打一打这人的气焰。
赵鸾鸾对于这古怪的氛围视为不见,率先开口,“长胤奉我父亲之命,上京看望我,我这个做阿姐的,也心疼他跋涉,还望叔母为长胤在前院安排个大点的院子,他正备考武举,还需能撒手练习的地方。”
被点到的粟氏,眉眼一紧,为难道,“侄妇,这可真是不巧了,你二伯这几日准备叫人收拾府中藏书阁中的书籍晾晒,这一下就占去了好几个院子,这…还真没这么大的地方了。”
赵长胤闻言,不想为难阿姐,主动解难道,“叔母不必麻烦,小些的院子就可,我观府中园林大,定有地方能练武。”
粟氏又为难几下,好似真是有难处,待她觉得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