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匡衡一天天长大了。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饭的工夫才能看一会儿书。晚上回到家里,因为没钱,点不起油灯。也不能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匡衡心里难过极了,却无计可施。一天晚上,匡衡从外面回家,周围一片漆黑,只有邻居家的窗户透着光亮。匡衡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叨叨着:“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与邻居家共用的那面墙上摸索来摸索去,终于找到一处墙壁有破损的地方。他找来一把小刀,沿着破损的墙壁轻轻地抠,抠不一会儿,一道弱弱的光线就从墙缝里透射过来。匡衡兴奋极了,不敢再往大抠,担心影响到邻居,于是,便借着这一点点光线看起书来。光线太暗了,看一会儿,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着再看。
凭借着如此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的毅力,匡衡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不分昼夜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他对每一本书都视若珍宝,仔细研读其中的字句篇章,用心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智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匡衡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子集,他都能够信手拈来,融会贯通。而且,他不仅善于阅读,更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笔端流畅地表达出来。
最终,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匡衡成功地练就了一手妙笔生花、下笔成章的好本领。他的文章言辞优美、立意深远,常常令众人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种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匡衡得以声名远扬,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西汉着名学者之一。4
成语寓意
匡衡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灭。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籍和油灯,匡衡不得不选择替别人家做工来换取阅读的机会。白天,他辛勤劳作;到了夜晚,当其他人都已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匡衡却依然借着那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光线,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手中的书卷。
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匡衡从未放弃过这种艰苦的学习方式。哪怕只有一丝光亮透进屋内,他也会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书本之中。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匡衡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超乎常人的毅力不断积累着知识。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