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乡村四月——翁卷(第2/3页)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听着语文老师温柔地的讲解,我面前渐渐呈现出一幅画面,我的思绪随着这幅画面飘远,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我看到农舍间,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剥茧抽丝,旁边几个孩童拿着桑叶逗弄着蚕宝宝,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田间,男人们弯着腰插秧,泥水溅在腿上也浑然不觉。

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田野特有的清新泥土味混合着青草香。远处走来一位老者,背着农具,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走到田埂边坐下,望着忙碌的众人,眼神里满是欣慰。

我沉浸在这场景中无法自拔,直到同桌轻轻推了我一下,我才回过神来。看向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心中默默感叹,原来文字可以如此神奇,仅仅一首诗就能勾勒出那样鲜活的画面。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想要用自己稚嫩的笔,记录下这一刻内心的触动,我也要试着像诗人一样,将生活中的美好化作灵动的文字和图画。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