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饮湖上初晴后雨(第1/3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西湖在晴天的时候水波荡漾,湖光闪闪,景色非常美丽。到了下雨时,远处的山峰在烟雨之中一片朦胧,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景。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的话,那么可以说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她的绝代风华。

【作者介绍】

详见本文第3首作者介绍。

【赏析】

天性浪漫的苏轼也像李白一样常常旅游,不过不同的是,他往往是由于贬谪而被动地来到景区的,这首诗就创作于他任杭州通判之时。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的美景要数杭州,而杭州的美景要数西湖。苏轼作为一个闲官在杭州居住了三年,有大把的时间在当地旅游观光,同时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篇,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后来西湖都因这首诗而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称。

从诗题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天苏轼闲暇之余,与朋友在西湖饮酒赋诗、观赏美景,一日之间阴晴变化,让他领略到不同状态下的西湖景色。晴天有晴天的好处,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仿佛美人泛动秋波,散发出无尽的娇媚。雨天也有雨天的妙处,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缭绕,朦朦胧胧,好似蓬莱仙境。而在善于领略自然之美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而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的赞叹,让我们既能感受到西湖风景的变幻无穷,也能够领略到诗人那种洒脱的性格与开阔的胸怀。要知道,苏轼的遭际之惨非比寻常,但他凭借着这种“宜晴宜雨”的旷达,硬是把人生活得十分通透豪迈,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下半首诗里,诗人采用遗貌取神的手法,将西湖比作古代的美人西施,二者名字上同有一个“西”字,又都拥有着世间最动人的美感,二者实在有着相似的风神韵味。有道是“美人在骨不在皮”,因此哪怕西施皱眉捧心,都十分惹人怜爱,这种上天赋予的骨相与神韵,自然不许旁人效颦。而钟灵毓秀的西湖同样如此,所以无论是晴、是雨,是淡妆、是浓抹,西湖的风景与西子的风采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