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2章 杜甫与唐诗的现实主义(第3/7页)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虽然自身处于茅屋被秋风刮破,一家老小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困苦境地,但他却能推己及人,想到天下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穷苦“寒士”,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希望能有足够的房屋让天下穷苦的读书人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身苦难的豁达态度,更展示了他对天下穷苦人民的深切关怀。

(二)对战争灾难的呈现

安史之乱使得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杜甫在许多诗作中都有体现。

《石壕吏》是杜甫反映战争灾难的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差吏夜晚捉人服役的场景,展现了战争时期百姓家破人亡、被迫从军的无奈。诗中的老妇一家,三个儿子都被征去从军,其中两个已经战死,如今家中只剩下老妇、儿媳和一个尚未断奶的孙子。然而,即使如此,差吏依然不放过这家人,老妇为了保全儿媳和孙子,不得不挺身而出,被差吏带走。老妇一家的遭遇,是千千万万战乱中家庭的缩影,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

在《兵车行》中,杜甫以一个出征士兵的视角展开叙述,详细讲述了征兵过程中的种种乱象以及士兵和家人的痛苦。诗中描述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出征场面,以及士兵们“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离别之苦。同时,还揭示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批判了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而不断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灾难。

(三)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杜甫对当时官场的黑暗、官员的 腐败无能也多有批判。

在《赠花卿》中,杜甫看似是在描述花卿家中音乐美妙,“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但实则隐含着对某些权贵僭越礼制等不当行为的讽刺。因为在古代,音乐的使用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而花卿家中的音乐如此美妙,显然是超出了其应有的规格,这反映出政治生态的不良。

在《丽人行》中,杜甫通过描写杨氏兄妹出游的奢华场面,“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展现了杨贵妃家族的骄奢淫逸。同时,他也通过“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当有悔”这样的诗句,暗示了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