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勤劳善良,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忙碌,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孙惊雷成长。
他们在讲述孙惊雷的童年时,眼中流露出愧疚和无奈。
林悦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孙惊雷的关爱和教育确实有所缺失,这或许在孙惊雷的心中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
接着,林悦又拜访了孙惊雷的老师。
老师们回忆起孙惊雷在学校的时光,纷纷表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个聪明的孩子。
然而,他性格内向,总是独来独往,很少和同学们交流互动。
在课堂上,他常常默默地听讲,很少主动发言。
在课间休息时,他也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同学们玩耍,眼神中透露出孤独和迷茫。
老师们曾试图关心他、引导他,但孙惊雷似乎总是封闭着自己的内心,不愿与人敞开心扉。
林悦还找到了孙惊雷儿时的朋友。
他们回忆起小时候的孙惊雷,都说他是一个安静的孩子。
他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的想法总是藏在心底。
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他也常常显得有些拘谨和不自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孤独感和自卑感在他心中逐渐积累,让他越来越远离人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通过这些走访和交谈,林悦对孙惊雷的成长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她意识到,孙惊雷的犯罪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在贫困的家庭环境、缺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决心,希望能够为预防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悦继续深入挖掘孙惊雷的内心世界,在调查中她还了解到,孙惊雷在大学期间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
那时,他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成功经营起台球厅,赚得了不少钱财。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他似乎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看似风光的外表下,他的内心深处一直燃烧着对别人认可和尊重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