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相荣被屈打成招,后被押送东华门斩首示众,收没其家籍。
从此洛阳的杨家衰败,杨训心灰意冷,背井离乡流落到了山东,白莲教初立之时便入了教。
如今伪周既立,身为元老的他水涨船高,被伪周朝廷封为广忠伯,此时的他已经年近五十。
即便身居高位,修成了正果,但他依旧有他的一套做法。
镇守招远期间他依旧信奉孔孟之道,忠君爱国之理。
杨训以民为水,乐施好善,从未仗势欺人,主持当地公正,打压豪强地主。
在坤河决堤泛滥后他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正是这一善举拯救了上万条性命,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杨老伯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眀军大统帅翟宗耀身出将门,对于杨训投靠反贼的做法不屑一顾。
一个髦老之辈的糟老头子有何惧哉?
翟宗耀大手一挥,五万大军如同附梯之蚁浩浩荡荡的攻城。
本以为五万大军三日内便可以轻易踏平这座小城,没想到伪周军卒在杨训的带领下拼死反抗。
伪周军从城墙上倒出各式金汁,滚石,擂木,毒箭。
不说城中精壮,就连城中的老弱妇孺都上城帮兵卒递送箭矢,分放粮蔬。
眀军强攻了一天一夜,死伤近四千余人,城墙下的眀军尸首堆成了一座座小丘,尸山血海,断肢残臂,遍地可见。
翟宗耀惊诧不已,想不到这小小的招远一城,不如兖州城坚,不如徐州兵多,却能杀伤自己麾下这么多兵力。
他怀揣一股怒火,当即下令全军休整两日,之后再攻招远。
十一月二十八日,五万余眀军再次攻打招远。
眀军再次强攻了两天,死伤三千余人,而伪周军死伤不过千余,依旧生龙活虎拼死抵抗。
这下翟宗耀大怒,若是再强攻这处小城,恐怕得把自己麾下的兵力拼完。
他听从手下将领的建议,不再强攻招远,而是只围不攻,待招远城内粮草用完之时,必定不攻自破。
翟宗耀下了狠心便分派五万大军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