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韩琦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拍向了身后的那条大腿。
啪!曾公亮中招了。
他毫不犹豫的伸手捏住了前面的肥腰,用力一拧。
老东西,老夫憋了许久,今日就给你个痛快!两个宰辅嘶嘶呼疼,韩琦回头看了曾公亮一眼。
呵呵!
老家伙竟然留指甲了。
他觉得后腰肯定出血了,回头再收拾曾公亮。
“陛下,沈安此言切中了弊端!”
韩琦顾不得收拾曾公亮,面色凝重的道:“臣等只想到了赋税,只想到了北方攻伐,却忘记了隔阂。
南方靠海,如今靠着海贸,南方的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可他们会不会觉着北方是累赘?”
赵曙在沉思,看向沈安的目光中多了欢喜,“朕此刻才觉着给了你燕国公的封赏还不够。”
呵呵!
沈安心中有些得意,赶紧谦逊了几句。
这个不是他的独创,而是来自于后来的大明。
大明从南北榜事件到后期南方对朝中的隔阂,无一不证明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弊端。
什么皇帝派人去南方收税,被当地的百姓自发暴打,还弄死了几个。
这等事儿不看表面,内里隐藏的全是隔阂。
而大宋此刻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海贸大兴,南方的赋税越来越多,商人们越来越有钱,在此带动之下,百姓也会越来越有钱,这是好事。”沈安在分析,拥有后世眼光的他很是从容不迫,“但北方却依旧原地踏步,十年后,二十年后,百年之后……南北的差距会更大,其中带来的风险想来陛下和诸位宰辅尽知……”
尽知个屁!
赵曙和宰辅们的老脸都有些挂不住了。
今日若非是沈安的提醒,他们还沉浸在北伐大胜的喜悦里,忽略了北方的发展问题。
“如此,北方必须要发展,这个应当再无疑虑。”
无人反对这个建议。
沈安说道:“可怎么才能发展?譬如说北方也靠海,可否出海贸易?譬如说北方有矿,可否大建作坊,生产些南方急需的东西,如此南北互补……这些都是术,那么道在何处?臣以为道就在道路。”
他自信的道:“要想发展先修路,这是优先的一条,路不好,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