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距离北伐,又过去了五个年头
皇后一直无子。
皇帝也一直没有再纳其他的嫔妃。
两人一副相敬如宾的模样。
武威也一直在外带兵作战。
刚开始的时候势如破竹,可随着战线的拉长。
大颂王朝的军队,也出现了大津当年的窘况。
那就是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开始跟不上了。
再加上,大颂王朝的首都还在南边的仙都。
战况军情传输都殊为不便。
这也导致了武家军和大津的军队陷入了尴尬的拉锯战中。
今天,你攻下一城。
明天,我又扳回了一城。
更可怕的是,随着战争时间的推移。
后方的粮草开始跟不上了。
毕竟,那么长的补给线。
哪怕是派人押运粮草,也得要吃饭喝水,人嚼马嚼。
前五年还能靠着之前的存粮过活。
随着存粮的耗尽。
补给越来越艰难。
沿途还会有大津不甘国破家亡的能人志士搞着破坏。
有时候,武威甚至得从自己的封地中取出自己的粮食补给。
方才能度过难关。
打到现在,武威已经不想打了。
百姓也不想打了。
可颂佑帝却迟迟没有下达停战的命令。
武威只能保持着拉锯的态势,继续在前线作战。
-------
仙都
天牢
李长寿拿着一壶酒,来到一间牢房。
这里住着的是一位文弱的书生。
据闻是递了个劝退的奏折,惹的颂佑帝不满。被丢了进来。
闲来无事的李长寿和这位聊了几句。
发现这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便时不时的带了些酒肉,过来和他聊天打屁。
"呦!"
"曹叔,让你看看,道口烧鸡,醉仙楼的女儿红,还有老朱猪肉铺的酱肘子,炸花生米。"
"这顿饭可够丰盛啊!"
"曹叔,你天天带那么丰盛的食物过来请我,我还真担心哪一天给你吃破产了。"
文弱的书生嘴上是这么说,手可一点不客气。
直接熟练的拿起酒杯,给两人分起了酒。
"狄小子,你就放心吧。"
"曹叔我无儿无女,既不需要养儿养女,也不需要把工资上交。"
"这种有一天过一天的日子,根本不用担心。"
"哪天我要真穷了,你看到的可能就只有花生米和掺了水的水酒了。"
李长寿聊了那么久,也是很熟悉了。
眼前的小子姓狄,名人杰。
言语谈吐中透露出的不凡,也确实能当得上人杰的称呼。
"瞧您说的,能有花生米和水酒,怎么不比牢里的馊饭要强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