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的分享,也要分一个轻重缓急,首先你要给别人展示的并非是高端的技术,新的操作,而是要别人了解,你到底在做什么,做了什么,做之后有什么结果。
台下的听众,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你们在做的是毁损伤的保肢术,这个技术,是在理论上可行的,也只有极少数的人推导过。
如果不给别人讲明白理论上可行,那么就不具备可推行性,也很难吸引住别人的兴趣。
当然,这些人最想看的,还是你做出来的结果怎么样。
方子业用了三分钟时间,翻了六页的PPT,大致将毁损伤的清创术中要注意的一些理论细节描述清楚后,也就开始阐述结果了。
“毁损伤手术的第二步关键,依旧是遵循创伤的处理原则,恢复血运,用各种方法恢复血运。”
“血运通畅是肢体存活的关键,也是前提条件、如果患处以及患肢的远端血运无法恢复,那么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恢复血运的方法,并不是本节分享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我们近期做过的三组病例的最终结果。”
方子业的PPT翻动到了第15页,言初小女孩的第一次清创术前后的对比图,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第一张图片是新鲜的毁损伤,皮开肉绽,血肉淋漓,放在了左侧。
第二张图片则是瘢痕化的皮肤,虽然瘢痕组织揪扯一片,但那一只‘观感’不佳的脚,并非是没了,而是实实在在地续接在了白皙的小腿下方。
而且图片的内容是下肢悬空状,这代表,患者经历了手术后,患肢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恢复了一定程度的主动运动。
与图片带给人视野的冲击相随的是方子业的配音,字字句句均不紧不慢地通过话筒扩散在会场里:“经过我们团队接近六个小时的努力,这一例‘标准化的下肢毁损伤’,最终成功的以保肢术告一段落。”
“然而这并未结束,在第一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患者有大段的胫前神经的损伤。”
方子业用激光笔示意了一下胫前神经残端在画面中的距离:“至少有八厘米左右的缺损,这显然不能一期进行缝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