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也不在意,酒楼最近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当然,最近接了几个来往漠北的商队是一方面。
这几个商队,就像裴靖阳说的那样,是真的富的流油。而且,在吃过了百味楼的菜式后,买了酒楼的许多的调料回去。
因为觉得酸菜鱼好吃,不顾花蕾的规劝,硬是买了不少的酸菜回去。哪怕花蕾说,酸菜放久了,味道会变样,也不听。
一下子让花蕾觉得,自己这个酒楼哪怕半年不开张,差不多都能坚持下去了。当然,花蕾的酒楼,非但没半年不开张,而是变得天天顾客盈门了。
事情是这样的,原本,上京城来漠北的官员和做事人员,午食都是朝廷供应的,所以县衙里也是有膳食堂的,到了午食时间,人员直接去膳食堂吃饭就可以。
可是,因为工部的官员和做事人员,基本上都是去了新建州府的现场,因为路远,基本上不是天天回的。
中间借住在裴靖阳特意腾空的一个军屯里,所以县衙里的膳食堂,和他们基本没什么关系。
而户部这批人员虽然都住在县衙周围,但是,因为有不少的官员和做事人员,也需要跟着百姓出去监督开荒。
百姓是一日两餐,所以监督人员,午食时间也是不回县衙的。那县衙的膳食堂和他们关系也不大了。
于是就有官员不满意了,朝廷供应给全体人员的午食,就被几个一直在县衙做事的人员享用了,他们享用不到,所以这些人的心里就不平衡了。
章侍郎听到这些意见后,考虑了一下,这样下去,确实也不行。而且就算不出去巡防的做事人员,也有人在镇上收夜香,做一些后勤保障的事务。
他们会因为突发的一些情况,时不时的出去,而膳食堂则是按照早上点卯的人数安排午食的。
这样,临时外出的人员享用不到县衙膳食堂的午食,而膳食堂又做了这部分外出人员的饭食,造成浪费。
长期以往,伙食费并不会减少,但是享用不到的人,心里会越来越不平衡,膳食堂做好的饭食也浪费。
于是和工部的李大人商量了一下以后,决定取消县衙膳食堂的午食供应,折算成银两发放到每人手里。
这样,也就是需要所有的官员和做事人员,自己解决午食问题了。于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