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宋国的小太子居然和他同时到了夏州,还开出了那么高的赏格搅弄人心!
而且不仅是他,连跟随他的兵卒都被开了赏格。
普通兵卒一个十贯,不拘死活,就是抓活的以后家里能多出一个奴隶。
他此行连民夫算在一块也不过十二万人,粗略算下来不过一百二十万贯,是富庶的宋国完全能够承受的。
所以几天路跑下来,跟随他的人是越来越少,都是跟不上急行军,落队后被掠走了。
胆子大的牧民甚至会纠结成群专门袭击他们的伤病营抢人。
牧民们也不傻,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有治疗的一定是西夏的大官,得到的赏金会更多。
而在牧民们不断骚扰最终得手后,兵卒们开始主动离军。
他们更不傻,过往英雄无比,带领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国主已经老了。
不仅老了,连气运都开始散了。
一支连重伤己方高官都保不住的败军之师,是不可能东山再起的。
就算领导者是李元昊。
与其聚集在一处成为靶子,不如悄悄溜走,这样目标小些,说不定能活下去。
所以在撤退的第十二天,李元昊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
他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心气了,如今唯一的念头就是逃,逃得离宋军越远越好。
但或许是他真的气数已尽,第十三天拂晓,他被大地的震颤惊醒。
这是大队骑兵到来的先兆……
第134章 伐夏落幕
对于一群忙着逃命,食物来源是宰杀力竭马匹,累到坐在马鞍上都能睡着的溃兵来说,军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所以此时仍旧跟在李元昊身边的三百兵卒别说是像以前一样大摆仪仗,把李元昊周遭护得铁桶也似,就是撒出哨探,防范袭击都做不到。
多年戎马生涯,战败后被长期追杀造成的精神紧绷,加之愈发上来的年纪,让李元昊在感到大地震颤时的瞬间整个人就弹了起来,下意识抓住羊皮袄边的佩刀,冲着帐外大喊道:“浪罗,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野乜浪罗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帐护卫,而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气喘吁吁跑进来,身上还松松垮垮地披着一套只穿了一半的甲。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