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听武媚娘说道:“她说您给百官预备改的名字里,有些还算能听,有些就好生奇怪。”
李治:“……?”
他原本预订在二月更改百官之名,其中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分别改名为东台、西台和中台。
当然,这三个名字是李清月觉得还勉强能听的。
至于侍中成为左相,中书令成为右相,听起来也好记得多。
尚书仆射被叫做匡政,大抵取的是匡扶政治的意思,姑且也可以理解吧。
但有些就很烦人了。
什么户部叫司元、兵部叫司戎,吏部叫司列,工部叫司平……
李清月人都要炸了。
她好不容易才记住了三省六部的各个官职,结果现在直接来了个大洗牌。
要是跟阿娘将来改官职名字一样改出凤阁、鸾台、麟台这种好听的也就算了吧,但显然李治的改名还能告诉大家,他的取名有多么任性。
“她说,尚书左右丞那个肃机,听起来像是她让尚食局做的素鸡。”武媚娘掩唇笑了出来,“还有侍郎、尚书的少常伯、太常伯也挺难听的,万一有人年轻即登高位,还得被称呼一声伯字。”
李治眉头一挑,就听武媚娘又说道:“但她倒没觉得这名字不该改,只是觉得着实难记,说那秘书省改名兰台监,正是兰台雅致,还算是遵循了汉时旧例,还有那左右千牛府改为左右奉宸卫,乃是尊奉北宸号令,着实是个好名。”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日李治往尚食局送去的菜单里,还真有一道素鸡。
他沉默了一瞬,问道:“那前头几个再斟酌一下名字?”
武媚娘从容答道:“陛下想要以改名为革新之始,其实并无问题,但左右丞、侍郎、尚书之名沿袭已久,贸然更改,一时之间难免让人忘记该当如何寻人,如何操持上下事务。”
“以我看来,就算真要变更,也还是循序渐进些为好。您看,连阿菟这种已算是聪明孩童之中典范的,尚且难以将其记住,更何况是大多数朝臣。”
不过,与其说是革新,倒不如说,这是李治想趁着今年的好身体加上接连的战事大捷,再进行数次由上而下的发号施令,以图让朝臣与百姓知道,他这位天子依然权柄在握,统御中央!
所以今年,他不止要进行大明宫的修建,也要做出这等百官官名改革,更要尝试几道在前两年间他就试图推行的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