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阿拉伯人要承认当初大唐、罗马、波斯签字的三皇同盟协议,阿拉伯人继承波斯在协议里的地位,继续履行协议内容,而大华是继承大唐的地位。
大华要求大华与罗马签一个协约。
按之前的那个三皇同盟里的边界协议,重申一下大华与阿拉伯人的边界划界,同时,阿拉伯人还得承认大华现在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拥有,以及对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的拥有。
如果阿拉伯人肯签订这个华阿友好条约,那么大华愿意保证,在阿拉伯人不侵犯大华在波斯湾和红海以及地中海利益的情况下,保证阿拉伯人在不越界侵犯大华领土安全的情况下,与阿拉伯人保持友好关系,不入侵阿拉伯。
大华也愿意解除对阿拉伯人的海上封锁,并与他们展开外贸交易。
这个条约,其实是违背了当初的三皇同盟,也违背了与罗马的同盟。
但对大华来说,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大华不可能为了罗马,非要跟阿拉伯人硬拼。
如何保证大华在红海、波斯湾、地中海地区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说联手罗马灭不掉阿拉伯,那就可以换个策略。
以后大华不直接对阿拉伯出兵,但还可以给罗马出售军械支持他们嘛。
这样做确实有些无耻,但还是那句话,这样做对大华的利益最好。让大华在那里保持一个超然的地位,利益最大化。
至于说罗马因此会被阿拉伯灭掉,唇亡齿寒什么的倒也不用担心,有大华的支持,罗马也还是能够稳的住阵脚的,况且,罗马也还是拉上了可萨、阿克苏姆等不少盟友的。
大华新增加了原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这么两个大市场,贸易自然是大增,收益大增。不用直接冲突,大华在那边的殖民地,也能安心开拓经营。
最终,大华使者与阿拉伯使者,在阿巴斯港签订了大华帝国和阿拉伯友好协约。
这份和约,阿拉伯人基本上都是答应了大华的主张,做了很大的妥协。
当这个协约签定的消息传回汉京的时候,连内阁首相马周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这份当初由皇帝一手拟定的和约,其实相当苛刻,势头正盛的阿拉伯人不可能答应才对的。
起码要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