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意图,我亦难以揣测。”孔胤植缓缓说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安抚刘夫子的焦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廷不会轻易放弃读书人。毕竟,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朝廷选拔官员的重要来源。”
刘夫子闻言,点了点头,但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散。他继续追问道:“那为何朝廷至今仍未有所行动?难道他们真的在等待我们主动求和?”
孔胤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刘夫子不必过于紧张。
“朝廷的沉默,或许正是他们的策略。”孔胤植缓缓说道,“他们或许在等待时机,或许在观察我们的动向。毕竟,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义务教育政策的抗议。若我们轻易妥协,必将助长朝廷推行新政策的势头。”
刘夫子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孔胤植的观点。
“孔大人所言极是。”刘夫子说道,“我们不能轻易妥协,否则将失去读书人的尊重与支持。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朝廷做出让步。”
孔胤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深知这场较量不仅关乎孔家的声望与地位,更关乎儒家正统的未来与命运。他必须坚定立场,不能轻易妥协。
“刘夫子放心。”孔胤植说道,“我孔家作为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定当维护他们的利益与尊严。这场风波,我们必将坚持到底。”
刘夫子闻言,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他深信,在孔胤植的领导下,孔家定能在这场较量中取得胜利,维护儒家正统的尊严与权威。
长平公主的反问带着一丝疑惑与挑战,她确实认为朝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读书人,尤其是那些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士子。这些人是朝廷选拔官员的重要来源,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
李宇见状,微微一笑,他深知公主的担忧与疑虑。于是,他缓缓说道:“公主殿下所言极是,朝廷确实需要依赖读书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由他们摆布。”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更为深远的问题。片刻后,他继续说道:“孔胤植他们之所以敢不给朝廷面子,确实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掌握了天下读书人的心。然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