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开始轻车熟路的制造硅纳米管,并且利用能量球的微型机器人同步制造硅基微型机器人,进一步制造更多硅纳米管,并且按照他的设想在岩壁内进行排布,改造这片地底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蛮荒世界,曾凡制作过多种类型的纳米管材料,进行过一系列的对比测试,碳纳米管的综合性能最好,单一材料更容易制造和设计,所以能量球采用了碳纳米管为主要材料。
硅纳米管强度方面不如碳纳米管,可是光学性能,电学性能,隔热性能等方面都优于碳纳米管,尤其是隔热性能,在这片地底空间来说,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用来制作晶体管,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某些方面性能还高于碳纳米管,也更方便收集岩壁外面的热量,精确的控制集中,完成重核聚变,制造需要的重金属材质。
此外,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数量庞大的分子材料,可以组合成水晶,石英,硅胶,气凝胶等多种可硬可软的特殊材质,配合他内置的纳米管电子电路控制,可以根据需要从硬到软改变形态,作为地底空间最主要的材料,简直再合适不过。
曾凡的意识仿佛一台可以不断增加线程的超级计算机,同时控制空间周围的无数原子有序的排列重组,完成一项项精确无比的工作。
与此同时,更多不同功能的微型机器人不断的被制造出来,加入地下空间的改造大军,地热能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它们可以永不停歇的工作。
初期的忙碌过后,曾凡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大部分工作都由批量生产的机器人协同完成,他只需要提出设想,安排工作任务就够了。
几个小时过去,这片地底空间不再漆黑一片,也不再闷热无比,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先的石壁尖顶消失不见,变成了和外面看不出差别的蓝天白云,还有和外面同步移动的太阳,空间内也充满了清新的空气,温度变成了最舒适的状态。
地面变成了辽阔的草原,周围是成群的牛羊,脚下是柔软的草地。
这一切当然都是虚拟出来的,虽然是假的,能让他心情舒畅,不像开始的环境那么压抑,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