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第一百零三天◎
人声鼎沸的街道上, 规规矩矩站着来应聘的绣工,他们排着队,很少发出声音, 根据指示一步步向前。
而那些喧嚣, 多从侧面简易茶摊或者附近的酒楼传来。
“早先就听说过, 金陵那边招织工景象一绝, 如今燕都也有了。”
“见到那边的诗词还不以为意, 原来真的有这样的规模。”
“如今燕都也与金陵一般,看那些人还如何嘚瑟。”
……
这样浩大的招工是盛朝内部的独一份,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他们或许缺少很超前的见识,可隐约能感觉到一点, 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会在盛朝的土地上生长,并带来超前的活力。
明慕认真地观察着,附近人中, 唯有他们这一边最为安静。
不过,他们到是没有跟完全程, 在中途就低调地离开了。
明慕走了之后, 人群中亦有部分便装的仪鸾卫跟着离开。
除了他们, 还有身着官府制服的兵役们负责维护秩序, 防止出现踩踏或者其他意外情况。
“小囝不感兴趣吗?”
任君澜腰间配着明慕赠送给他的玉饰,步伐轻快。
在袖子的遮掩下,两人手牵着手, 一起走在燕都的街道上。
“不是,我只是想到了一个问题。”
明慕摇了摇头,眼眸却没有焦点。
分明有自己的倒影, 却好像看到了久远的未来。
很快, 对方回过神, 眸子逐渐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神采:“去查一下,这户商家与官府的关系如何。”
很快有人领命退下。
“小囝?”任君澜微微侧头。
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附近人声鼎沸,明慕左右看看,还是先拽着恋人去了马车上,道:“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盛朝内部的自给自足完全足够,将商品远销海外,能促进国内的经济活力。
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前世的经验已经明确说明,明清之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是萌芽,是因为本地不允许这种社会形态发展——直至后日,还有人为此争执不休:明清时期能算是萌芽吗?这到底是不是一个伪概念?
封建时代,皇权至上,是不允许任何挑战皇权的存在,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