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信函中,除却第一张是眷恋的诗句,后面便全是正事。
饶是如此,他也将那一张细细叠好,然后收起来,和之前的信放在一起。
后面则是说了拐卖惨案:有人从盛朝带走了一个少年,前往戎狄,那少年费尽千辛万苦,才从戎狄处跑出来。
诸如此类的惨案一定屡见不鲜,国内一定要加强执法力度……
任君澜的关注却与明慕完全不同。
“真是巧合?”他不大相信。
归根究底,出现在小囝身上的巧合未免太多了,显得刻意。
第二封信来自兵部尚书,他的关注点和明慕完全不同,语焉不详地写了一人说自己有预知之能,将一位西宁府的百姓带去戎狄,并且说他有将才。
第二封信倒是引起了小朝会内外的关注。
归根究底,他们不也是有预知之能,并且将陛下带来燕都的吗?
难不成,这人也做了梦?
而私下里的信函语气则更为笃定,就差明说那人也被梦眷顾,但是直接去投靠了戎狄,简直其心可诛!
那位少年,也是梦中跟着陛下的将领,天资极佳,却遭此劫难。只不过思来想去,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人,但凡是前世熟悉的面孔,基本上都在燕都。
就连之前被贬,去当巡按御史的经榕,也回了燕都,一路上的风尘仆仆让他瘦了一圈。
得知内情之后,几位臣子强打起精神,就要纷纷谏言,让皇后殿下严惩那位不知名的盛朝人。
“关于拐卖一事,诸位有什么成算?”
皇后殿下开口,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件事。
臣子们:……?
他懒洋洋地抬眼,道:“陛下的要求自然是最主要的。”
至于其他的,不是远在燕都的他们能考虑的事。
任君澜信任小囝,他一定能处理好所有事,正如对方信任他。
——
近些日子,买人都不好买了。
为了保证消息不外传,园林内伺候的下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
今年又到了更换的时间,难得人来人往。
人牙子带着一连串的下人过来,有男有女,都是低眉顺眼的,看不出有哪里不好。
老东家坐在上首,他身体不好,这些年都在房间里吃斋打坐,寄希望于神佛,希望能让他活得再久一点。
尽管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