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所在县区的千亩茶园就是这么来的,别处的茶园税收高,便将自己名下的茶园分到举子县中的一个绝户身上,绝户死了,家产充公,县中便多了一处茶产。
可茶叶从来没见到过。
时下百姓对数算并不敏感,就算税多了,也只以为是上边的人想多捞一笔,都默默忍耐。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就算发现自己交税异常,告诉给当地县令,基本上也没什么用,毕竟县令们只需要交上去的税目达到要求就行,至于其他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往往穷苦人受不了高额的税收,会将自己的田亩卖掉,自己成为佃户,一年年的租税压在肩上,几乎困死。
而地方豪强则是完成了初步的土地兼并。
当这种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王朝必然会分崩离析,迎来下一个周期。
而明慕,则是打断了这个即将步入深渊的进程。
“阿婆,你家田别卖啊。”见到附近有人盘算着卖田,附近的邻里立刻上前,试图劝说。
田亩是乡下百姓的根本,如果没了田,就是任人宰割的命!
“可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花白头发的阿婆忍不住叹气。
她家里人口简单,算是中田,但是每年的税收极重,后来隐约听说,有人将家里的壮丁安在自家头上,白白多了一个人丁税。
一个壮丁的人丁税可不少,一年年下来,不知多交了多少粮食。原先,她等着上面重修黄册,好把自己家里的这个人丁税抹掉,偏偏七八年了,新的黄册都没出来,税收也一直不能更改。
十多年的税收,压得她们喘不过气。
若不卖田,今年的税就要交不上,到时候变成流民比变成佃户还惨。
甚至今年,因为她家的“壮丁”,还要服徭役。
天知道,家里只有女儿一家,唯一的壮丁就是女婿,叫他去了徭役,家里的田就得少种,口粮就少了。
邻家在县学读书的小孙孙今日休沐,听到争执,立刻说:“阿婆,你别卖,今日我看到公告,陛下说要重修黄册,还要更改税法。”
“黄册要修到什么时候去?”阿婆叹了口气,“陛下心是好的,可是黄册一修七八年,谁也等不起。”
“今年肯定能修好!”那小孙孙说,“那可是陛下说的!”
“是啊,有了那个土豆和红薯,能熬过这个年。实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