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8章 才能不亚于陈平的蒯通何以无奈离开了辅佐的韩信?(第2/3页)

团后,不久就因为卓越的才华得到韩信赏识重用,得授"第一谋士"的称誉,可以随时随地向韩信建言献策,不受任何阻扰。

由此,蒯通便在韩信帐下迎来高光时刻。

原来韩信正准备挥师讨齐,听说刘邦已派谋士郦食其成功劝说齐国归降,便打算收兵还朝听候差遣。关键时刻,蒯通便以汉王没有下令收兵为由,极力劝说韩信继续出兵,唯有拿下齐国,才有将军进退自如的空间。

这就是蒯通步步为营的大韬略:乱齐之策。

采纳此计的韩信,果然平定齐国之后震住了楚汉相争的刘邦项羽,受困荥阳的刘邦只得安抚韩信,册封他为货真价实的齐王,项羽也赶忙派人来游说韩信,要与他结盟。

三、蒯通"三分天下"之策

这时候的韩信,真正决定着天下的走势。

他站在项羽那边,项羽也就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天下;他继续站在刘邦这边,打败项羽也是十拿九稳。

若韩信造反自立,必然是"三足鼎立",待天下有变,再统率大军平定项羽刘邦,也极有可能。

不得不说,蒯通深思熟虑的"三分天下"之策,确是对时局分析得最完美、最有效的千古谋划。若韩信采纳了此策,再不济,也会与项羽刘邦平分秋色,不至于后来落了个被刘邦夷三族的悲惨下场。

只可惜军事才能过硬的韩信政治才能偏弱,他最终没有采纳蒯通这一远见卓识的"三分天下"之策。

原来历经坎坷的韩信实乃厚道之人,他因得刘邦重用有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能称王就是最大的满足,根本没有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

在韩信看来,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除非刘邦对他赶尽杀绝,他是不会谋反的,若现在背信弃义拥兵自立,无异于决裂,有违自己的内心道义。

韩信的这份善良,最终也决定了他不愿自立图强的霸业。

蒯通见韩信决绝如此,才明白他与韩信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韩信如此妇人之仁,将来必定没有好下场,便决定不再为他服务,当即佯装疯癫而去。

四、后记

没有蒯通辅佐的韩信,便一心一意继续效力刘邦开创西汉。韩信的悲剧果然如蒯通所料,不久便被刘邦打压,不仅兵权被收贬为淮阴侯,后来还被吕雉骗杀,冤死在钟室之内。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