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1章 "白马之祸"何以凄惨悲凉,成了唐朝灭亡的前奏?(第4/5页)

泯失人性的朱温为"甩锅",不想当"婊子"假装立贞节牌坊,又将屠刀对准执行"白马之祸"的亲信以"卸磨杀鹿",好将责任全部推到他们身上:

就在公元905年12月,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朱温便以"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为由,将哀帝母后何氏废为庶人后杀死,蒋玄晖被秘密处死,柳璨被贬为登州刺史后不久即被赐死(连及其弟兄亦全部处死),张廷范被五马分尸。

经过这一系列的残杀,忠于唐室的力量基本被清除,"凶手"也被"干净地"处置,幕后黑手朱温还落得一个"功臣"之名。

无可奈何的哀帝只好下旨晋朱温为相国,总百揆,封魏王,加九锡。不过,哀帝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朱温篡唐称帝的步伐。

两年后,即公元907年,朱温便将唐哀帝降为济阴王,迁往曹州,逼他禅位。

由此,朱温灭唐登上大宝,改国号为梁,史称梁太祖。唐哀帝到曹州的次年,依旧没有躲过劫难,还是被朱温"鸩死",卒年17岁。

四、"白马之祸"的影响与警示

"白马之祸",是独夫暴君朱温蓄意而为的政治谋杀,旨在扫清障碍为他登基称帝铺平道路。

这起政治事件,因过于阴毒,历来被世人抨击指责:

晚唐诗人"十上不第"的罗隐尽管对"清流"不怎么看好,仍对朱温制造"白马之祸"这样的暴行加以抨击,认为不过是权奸对朝臣的亵渎,是令人发指且毫无人道的残忍恶毒行为借以上位罢了。

这从他所写"九曲黄河万里沙"着称的有名诗篇《黄河》中可以感之:

莫把阿胶自此倾,此中无意固难阴。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子,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年近花甲的诗人郑谷亦在"白马之祸"发生之后的第二年,悲怆地写诗指责朱温的暴行:

播绅奔避复沦亡,消息春来到水乡。

屈指故人能几许,月明花好更悲凉。

"南安四贤"之一的韩偓对朱温称帝改朝更是拒绝,发出"若为将报质,犹拟杖于朝"、"官途巇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