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年过五十时,段文昌到成都任西川节度使,打算请她出山。薛涛婉拒,写下《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
消瘦翻堪见令公,落花无那恨东风。
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
自此,薛涛孤独终老,于公元832年长眠于蜀地的白水青山,卒年63岁。次年,时任宰相的段文昌在其墓地为之题碑: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三、鱼玄机:年仅27岁就被判处死刑的大唐最美女诗人
鱼玄机的原名叫鱼幼微,字蕙兰,于公元844年出生于京城长安的普通人家,其父虽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以致家境落拓。
所幸,鱼幼微的父亲转而倾其所学用心培养她,使得鱼玄机自小才华过人,5岁时便能背诵数百首诗歌,7岁时就能习诗作文,小小年纪就才名远播。
据史载:其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韵调(诗),情致繁缛。
不幸的是,鱼幼微10岁时,父亲就过世,家境从此中落,小幼微只好随母搬回老家鄠杜艰难生活。
就在鄠杜,鱼幼微得到大诗人、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的提携。因鱼幼微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温庭筠,那时已42岁,想看看这个小女孩究竟有没有才女潜质。
当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要求小幼微创作时,小幼微即兴写下《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首见面诗一下惊住了人到中年的温庭筠,认定鱼幼微才气可佳,便招为学生,倾囊相授悉心指导其深耕于诗词歌赋,以期成就其诗才。
就这样,老少二人成了"忘年交",多作诗相和,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如鱼幼微10岁时习作《卖残牡丹》,温庭筠指点后回作《题鄠杜郊居》相和;鱼幼微11岁时习作《早秋》,温庭筠时任方城尉,亦作《早秋山居》互和。此后,二人相互和诗不断,成为当时诗坛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