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3章 秋瑾何以有"鉴湖女侠"之称?(第3/4页)

5年初短暂回国时,在绍兴会晤革命党人徐锡麟(后与之并陶成章,三人时称"辛亥三杰"),在徐介绍下,加入光复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05年7月,经三合会的冯自由介绍,又加入同盟会,受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期间,秋瑾写下"众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大量革命诗篇(收入《秋瑾集》)。

1906年秋瑾再次回国后,往返于浙沪执教办学期间,即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人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络革命党人与进步人士,积极准备浙江方面的起义工作。

四、英勇就义

就在筹备起义事宜时,因母亲突然过逝,秋瑾旋即回绍兴奔丧。

料理完母亲丧事后,秋瑾应邀留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校务。以此为掩护,依旧往来于杭、沪之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秘密编制光复军制后,遂与徐锡麟秘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绍兴、安庆同时发动起义。

只可惜,因消息走漏,徐锡麟不得不于7月6日提前起义,奈何腐朽黑暗的清末统治"死而不僵",徐锡麟匆促的起事被残酷镇压,秋瑾在绍兴这边的起义也随之暴露。

拒绝离开绍兴的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遣散完进步学生后,毅然留在大通学堂等待山阴县令李钟岳带三百士卒来此抓人。

7月13日,秋瑾被捕,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在被捕受审时,秋瑾没有吐露任何革命信息,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七个字。

秋瑾之才情及临刑受审大义凛然的壮举,让主审官李钟岳大为感动,无奈迫于上命,不敢违禁放人。留下"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的绝命之言后,仅隔104天,便悬梁自缢。

事实上,既是侠女又是烈女的秋瑾早已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死时,年仅32岁。

难怪她要以清朝诗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怀》中的"秋雨秋风愁煞人"为绝笔之言,借以表明自己不畏寒秋里的风刀霜剑,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甘愿献出生命警醒世人!

壮哉,秋瑾女士。

喜欢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请大家收藏:()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