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代诗人在诗中对卫阶多留有印痕。元稹在《赠严童子》中叹惜"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许浑在《送段觉之西蜀结婚》提及"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李端在《长安感事呈卢纶》中亦云: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四)集文治武功与音律于一身的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原名高孝瓘,出生于公元541年,河北景县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之子。
兰陵王因是北齐宗室,19岁时封爵;又是北齐将领、传奇英雄,因骁勇善战战功显赫而成为有名的战神、悍将,历任刺史、录尚书事、尚书令、郡公、大司马、太保等职,死后追封为太尉。
河清三年,北周兵犯洛阳时,23岁的兰陵王在将士们惧怕北周兵力强大的景况下,亲率戴上面具的五百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一路杀进洛阳城东金塘,杀得北周军队人仰马翻,最后弃营逃走,成功解了洛阳之围。兰陵王高长恭也因此而威名大振,留下两个"经典"之说,一是兰陵王上战场都要戴面具;二是因兰陵王极善音律,声音也好听,据此,诞生了讴歌他的名曲《兰陵王作战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这部曲锁定为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描写了"邙山大捷"的壮烈场面,曲调悲壮浑厚,古朴悠扬,气势恢宏,表达了壮怀激烈的情感,这在影视作品《兰陵王》中有专门的再现。该曲传入日本被格外珍视,视为正统的雅乐,每逢赛马、相马、射箭等节会、大赛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今天日本奈良的"春日大社",《兰陵王入阵曲》仍保留为第一个古典乐舞表演节目。
不幸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因累获战功而"功高震主",受到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兰陵王高长恭也因为一句话埋下了遇害的隐患。据说,邙山一战后,高纬问高长恭,"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没多想,径直回答,"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这个回答令高纬不满,兼之后来士兵们传唱《兰陵王入阵曲》,引起高纬忌恨,公元573年,派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