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李广,容不下小小的霸陵尉,没有恢宏的气度,必然难以实现远大的愿景。
李广任陇西太守时,曾斩杀反叛的羌人八百俘虏,这个事被善于占卜的星相家王朔指责:李广太不道义,杀俘虏好亏心,焉能封侯?
李广在"七国之乱"时,因平叛有功,得梁王赏识,梁王意欲拉拢他为其将来起兵逼汉景帝刘启退位时所用,就私下为他刻了一枚将军印,眼光短浅的李广竟欣然接受,还处处炫耀,认为这是西汉朝廷给他的奖赏。此举让汉景帝对他大打折扣,认为李广尽管忠诚,但不识时务不堪大用。
在有名的漠北之战中,年近六十的李广随同大将军卫青再次出征,主要任务是西路策应。但求胜心切急于封侯的李广不顾自身体力、精力上的不足,请战当先锋,被卫青婉言拒绝后,怒回本部,又不听指挥,匆促率军前往东路出击,以致迷路于茫茫大漠,未能及时与卫青的大部队会合,导致匈奴单于寻机逃脱。
战后,李广主动揽下所有罪责,悲壮地说:我李广与匈奴大大小小也交战了七十余次,纵然没有赫赫战功,但也处变不惊,这次与卫青大将军出兵,本想再出把力,谁知偏偏迷路,这是我的过错,与部下们无关。天意如此,我老了,不堪面对刀笔吏的羞辱!说完,李广就引刀自刎,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李广就是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将军,优点缺点都很突出。以致后世对他的评价亦毁誉参半。
李广廉洁的品行,敢于担责的态度,司马迁曾好评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李广的诚挚、忠诚、担当就像开着芬芳花朵的桃李,吸引着人们来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走出了一条小道。
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大赞将军李广的神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来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纶在《塞下曲》中亦点赞李广,把他骑射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