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李嬷嬷骂人,不过是"老还小",也不伤大体,针对的仅仅是贾府中的怡红院。
赖嬷嬷骂人,就更不算恶意了。可以说,赖嬷嬷的骂,其实不算骂,实为善意的提醒,体现出精明的沟通艺术。
无论是针对王熙凤要赶走周瑞家的儿子也好,还是发现贾珍令小厮吐儿子贾蓉脸上口水也罢,这些不都是贾府主子一时过激的行为,内心深处不希望如此。
懂得人情世故的赖嬷嬷看见了,哪能不相机建言?予之当头棒喝,很恰当地递上一个顺阶而下的台阶。毕竟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王熙凤哪能不顾及这层关系;贾蓉躲阴凉不考虑老封君贾母的存在,贾珍作为父亲怎能没有态度?
赖嬷嬷察言观色的一通笑骂,事实上是及时解围,不仅让王熙凤、贾珍贾蓉等人内心里感激,还让贾母、王夫人大为满意,自然更加对赖嬷嬷有好印象。
可见,赖嬷嬷骂人,注重艺术,注重场合,还把握了分寸,目的也好,也就不会拉仇恨,还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好感。
而焦大呢?虽说也是忠心耿耿的老奴,却是在自己遇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分场合,不分轻重,毫无沟通的技巧,完全是忘乎所以随心所欲的痛骂,还给人一种"以烂为烂""同归于尽"的意思。
这样不走心不过脑子的骂,自己一时倒是痛快宣泄吐槽了,却将宁国府最大的丑闻公之于众。
这让堂堂宁国府情何以堪?相当于直接打宁国府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主子的脸。他们原本对居功自傲的焦大不感冒,见他又这样犀利地数落宁国府,哪还会好心情善待于他?
就连荣国府的管家王熙凤都听不下去,不问原由直接建言宁国府何不把焦大赶得远远的,一了百了为好。
可见,"焦大醉骂"虽吐了实情,却是不当的举措。不过是一个得不到公正待遇的下人,在感伤自己一腔热血陪护的主子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却让主子的不肖子孙糟蹋得不堪入目之下,苦恼地发出哀鸣而已。
这体现了焦大双商偏低,在"怒其不争"中虚增了自己曾经救主的功效,忽视了自己一通臭骂所带来的目的走偏。
这样无济于事的骂,不仅起不了一丝作用,也解决不了宁国府腐烂的实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