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看向朱标,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爹,儿子以为不妥。”
朱标摇了摇头道。
“为何?”
朱元璋看向朱标问道,有些疑惑。
“孔子是儒学圣人,但是他的后人,也只是他的后人罢了。”
“和孔子唯一的关系,也就只有血脉了。”
“他们虽然一直自语是孔子后人,崇尚儒学。”
“但是儒学,他们并非是真正学的最好的。”
“我们大明王朝要重用有能力的人才,而并非是那些虚名。”
“为何爹不需要那些虚伪的造假檄文建国称帝?”
“明确的告诉所有人,咱们就是个放牛娃,但是咱们就是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孔子的后人多是一些浪得虚名之辈,更别说继承这所谓的衍圣公。”
“孔子后人在元廷当了这么多年的衍圣公,数典忘祖。”
“完全将自己所学的儒学抛掷脑后,没有一点傲骨,没有一点骨气。”
朱标摇了摇头,对于孔子自然没什么问题,他是一个有知识,有学问之人。
但是他的后人,和孔子没有关系,不应该配享孔子后人的权利。
“为臣以为,这样的儒学,只会压弯汉人的脊梁骨。”
“崇尚儒学可以,但是却不能够完全依靠儒学治国。”
“依法治国,依仁治国。”
“想要强国,必须要强民,大明王朝之外,还有许多大陆,许多的王朝和国度。”
“如果固步自封,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孔子的后人,在我们大明王朝,依旧是百姓。”
“任何百姓,在整个大明王朝,都没有特殊的权利。”
“他不是皇家,不应该给予特权。”
“如果让其继续继任衍圣公,让所有人都觉得,孔子后人,依旧是儒学的代表。”
“如此一来,孔子后人依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