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是委员长唯一赐予军名的部队,此战我们一定要打出‘万岁军’的威名,‘万岁军’,万岁!”
“万岁!万岁……”
虽然刘宗敏很想与左良玉放手一战,以此来证明自己,但是刘宗敏牢记着赵安的嘱托——少杀戮,多招降。
刘宗敏手里有一封赵安写给左良玉的招降信,赵安在信中许诺,只要左良玉愿意投降,赵安愿意任命他为河南省军区司令,并将开封的周王府赐予他。
但因为赵安并没有对其下达一定送到左良玉手中的命令,而是让刘宗敏视战场的情况,临机决断。
所以刘宗敏如果不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不将赵安的信送过去。
但刘宗敏经过了仔细的思考之后,还是选择将赵安写给左良玉的招降信送了过去。
左良玉在接到赵安的招降信之后,他虽然眼馋赵安许诺的周王府,但还是拒绝了赵安的招降。
毕竟在他看来,刘宗敏不过是一个手下败将。
虽然刘宗敏此时的兵力略多于他,但是他还是有信心轻松打败刘宗敏。
就这样,二者开始了决战。
刘宗敏的战斗风格与韩烈的不同,韩烈因为家学渊源,与先祖韩擒虎一样,喜欢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力求采用最少得代价击败对方。
而刘宗敏则是铁匠出身,他信奉的是依靠自身的战斗意志,硬碰硬的击败对方。
就像打铁一样,一锤一锤的打击之下,就算是再坚硬的铁,也要变形。
刘宗敏将全军有盔甲的步兵挑选了出来,组成了一个个的方阵,缓缓的向着左良玉的部队冲击过去。
而骑兵则是用来护住两翼,防备对方的骑兵。
没有盔甲的步兵留守阵地,同时保护炮兵部队。
就这样,在炮火的轰击下,双方的步兵如两道洪流汇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