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士兵手握直达上天的权利,这也是当地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原因之一。
当然只是现阶段十分安稳,至于以后是如何情况,那只能看以后的皇帝是怎样的人了。
每种制度都有好坏,只能看当权人是否英明。
秋收之际,乃是丰收之时。似乎上天也看在武德帝登基,全国风调雨顺。
全天下的老百姓在看到土豆的高产,在挖掘土豆的时候,那真的是引全村老百姓集体围观。
最差的田地上都能亩产800斤,如果是良田,甚至是中等田,都能够度过千斤。
没有什么比收粮食更让老百姓开心满足的事情,老百姓第一次发现自家挖的地窖竟然挖小了。
当粮食囤满了地窖之后,老百姓就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满足的事情了。
手中握有粮食,心不慌,这天下再乱能乱到哪里去,全家吃饱喝足,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当然老百姓也知道这土豆不能连年种,连年种土豆,容易招虫灾,招虫灾之后,土豆就绝产了。
这是朝廷命,人发的小册子,上面画的图画,简简单单几个字,但是配合着图画,老百姓都能看懂。
冀州,涿州府城下的村庄,小赵庄。
赵老八是小赵庄的老祖宗一样的人物,活着的人瑞,古稀之年,身子还挺硬朗,除了牙齿掉光了,头发稀少了,没啥毛病。
赵老八是小赵庄的吉祥物,就因为有这一个活得如此之久的老人还健在,小赵庄在十里八村都有名。
老人能活这么久,就说明这小赵庄人善之地,此地的百姓肯定特别的孝顺长辈,尊老爱幼。
要知道一个好名声,对于全村人来说都好事一件,无论是婚姻嫁娶,还是红白事,都需要一个好名声。
村子里面也种着土豆,赵老八听到这亩产过千斤的土豆,拄着拐棍非得看挖掘现场。
周围有很多小孩子赶紧扶着:“祖爷爷,您怎么出来了?我扶着您。”
一群小孩子扶着赵老八,赵老八乐呵呵的,摸摸他们的头。“祖爷爷出来看看土豆,你们都好好的。”
赵老八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来了几枚铜板,非得塞给这些小孩。
“我们不要铜板,祖爷爷自己收着。”
哪怕再眼馋这些小孩子,都控制住自己的双手背在身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是要了这个铜板回家那小竹边就得挨上一顿。
这些小孩都被家人们所教导,不许要祖爷爷的东西,而且家家户户谁家要做好吃的肉菜,大多数都会给赵老八端来半碗。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赵老八这些年,在别的地方可能没啥大用,但是看看天气判断一下是否是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