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就是想随便走走,之前都很忙,高中赶着学习,大学赶着做生意,今天要送佳佳,反而能空下来半天,就想自己走走。”
作为在市一中读过的书的一员,谢君竹对吴小花的紧迫深有同感:“挺好的,很多从市一中出来的孩子,过了大半年都没法适应普通的生活,我们已经算是过渡比较好的了。”
若不是曾经吴小花比念书累得多,估计现在她也不太能适应大学的节奏。
能上大学的孩子家中多少是不缺钱的,面对忽然不再紧迫的生活反而如鱼得水,而拼了老命才考上A大的学生倒一时间不太能应对忽然必须自己决定一切的自由生活。
吴小花对此无声笑笑,她想起来谢君竹跟谢子珩的本家也在滨城,便问:“谢叔叔,你跟谢子珩不回滨城过年吗?要是过几天开车的话,可能路上会堵。”
首都跟滨城没有直达的国道,中间得绕好几个省,现在还不出发,一定会堵半道上。
谢君竹叹了口气:“子珩过两天回去,我是不回去的,一来一回太费时间,不如在首都过,年后直接工作。”
“你这也太拼了。”吴小花小声笑道。
声音小了点,可车子就这么大,谢君竹还是听见了:“毕竟是自己出来单干,不努力的话是赚不到钱。”
吴小花一听,倒是好奇起来:“谢叔叔,谢家的产业应该挺多的,怎么你还要自己出来单干呢?还这么辛苦。”
谢君竹十分认真地解释:“我觉得我不比我爸妈差,他们能白手起家挣下那么大一份家业,我也能。”
听起来像是个心高气傲的,不过谢君竹自己确实有本事,从国外回来后自己在首都混得有声有色,可见他多少有两把刷子。
吴小花赞同地点点头:“谢叔叔你一定会成功的!”
“那你呢?你想做什么生意?”谢君竹自觉是个长辈,应该可以搭把手扶持一下后辈,毕竟吴小花是个努力的孩子。
“现在的话,是想摆摊挣点启动基金,在大学开销不大,时间也多,比较容易攒下钱,然后等两年就投几个比较有前景的项目,等钱生钱得到更多的钱之后就可以去研究我自己的公司了。”吴小花把自己的计划简单说了下。
看似说了很多,其实细究起来,一句重要的吴小花都没说。
谢君竹没有笑吴小花异想天开,反而问她:“现在哪里能看得到两年后呢?市场瞬息万变,今天看准的市场,说不定明天就变了。”
确实如此,吴小花盘算了很久,她到时候主要就投两个项目——网络、手机。
两年后是一九九七年,可以说是梦开始的地方,这一年开始,网络进入了普通人们的认知中,接着是固定电话走进千万家,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