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反感地说:“你口水都溅到我脸上来了。”
大姐劝说道:“你这三室一厅的房子他住一间有啥子嘛,多两个人还热闹点。现在他没得房子,你喊他到哪里去住嘛。”
父亲才不管那么多,高声说道:“去租嘛。”
大姐就给他分析:“你说得简单,租房子不要钱吗,再便宜的房子租两间也要一百多块钱嘛,我们有几时回来,实在我们回来住不到了,就到刘敏那里住两晚上也没得啥子嘛。”
二姐就回答说:“就是,我那儿去住就是了嘛,她们一年回来得到几次,随便咋个我们那儿住得到,实在不行进修校的房子还可以住的嘛。”
二姐现在在进修校当工人,这还是靠了父亲的关系。二姐刘敏当时接妈的班是分在乡里学校的,后来父亲原来的同事调到进修校当了校长,父亲一说想把二姐调到他那里,那个校长满口应承下来,只送了两瓶剑南春,就调去了。她们原来的校长气得捶胸顿足,说他还不如一个工人,一个工人都进城了,他一个校长还没进城。这时候,家庭背景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有点人脉的家庭与你没有一点人脉的家庭,起点就不一样了。乡里的想进城,进了城还想找个好单位。
二姐的福气不是一般的好,何哥是乡里老师,他只有工资没得几个奖金。但是他的哥哥和弟弟都有钱。尤其是何哥的弟弟何安华,这在八十年代就是金县出名的能人。他本人是医生,在县城胆肾结石专科医院当院长。这个何安华人聪明,还发明有治疗胆肾结石的专利产品,那时的存款就在百万以上了。何哥的母亲见自己的老二一家是工资最低的,凡事都顾着他们,基本上这个何婆婆在的时候二姐家从来不买水果,都是婆婆从两个儿子那里直接提过来就是。二姐单位分了房子,要交钱了,老太婆一下子就给他们提了八千块钱过来。把要交的钱一下拿来了,并说好久有了好久还。后来何三哥自己在单位买了片地,给自己单位职工一人修了套房子,直接把二姐一家拉进这个群里,二姐又有了套房。这套房如果按市场价后面就要几十万,但当时只是象征性地出了几万块钱。虽说是小产权房,但再怎么讲,二姐两套房子都是何哥家帮忙,与许多想在城里立足的人挖空心思想有一套房的人不一样,二姐的女儿人没长大就已经有了两套房了。二姐有了新房子后,彩电是大哥送的,大哥是财政局开车的。冰箱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