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倒还笑着,视线转到了两个大人身上“你们可是秦人”
照身贴可还是赵国的,元玖便回答,“我们是去秦投奔亲人的。”
说完又看了一圈气得头顶冒烟的儒生,脸上小心翼翼道“各位郎君,对不住了,可政儿他还是个孩子啊。”
小政儿点头。
一人怒道“即便三岁小儿也该明事理,子不教父之过”
元玖眼眶一红,“郎君说得是,只可惜孩子的父亲他他呜呜呜”
小政儿也一脸悲伤地垂下了脑袋。
儒生们一呆“啊这”
儒生们开始无措,谴责地看了之前说话那人一眼。
而旁边的赵嬉“”
她双手攥紧,坚决不能让异人知道这些
荀子叹气道“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吾弟子冲动,惹小娘子伤心了。”
元玖摇头,正要说什么。
恰好此时,有奴仆上前来禀报,有头驴子一直没精神,似乎生病了。一病就拉不了车,那就只能去当地官吏那买驴,这又得耗费时间。
元玖一听,这不正好瞌睡来了送枕头吗,她当即表示自己会医兽,条件是让小政儿跟着学习。
“这有何妨,倒是小娘子居然有这等本事,老朽在此谢过了。”荀子觉得稚子政极有灵气,还很喜欢。
小政儿好吧,他阿姐又在给他找老师了。
这老者的气场沉静而有力,眼睛虽因为上了年纪有些浑浊,但眼神清明,说话声调平稳,让人不自觉就放松下来,对他产生信服。
在他的带动下,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元玖觉得自己素质都变高了,她心中已有了猜测,便想进一步证实“老丈客气,不必言谢。只是冒昧问一下,不知老丈何许人也”